作者:韓和平:中學一級教師。退休。在《山西教育》雜誌、《中學生學習報》及各級報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平生愛好文學,喜愛寫作。散文、詩歌、小小說散見於各級報刊。散文曾獲全國首屆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和“時代杯”全國文學藝術作品大賽優秀獎。個人傳略入編《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大觀》等六本辭書。不會成爲作家,但喜歡走自己的路,寫生活中的事,抒發對生活的愛美之情。

因病殘在家閒坐一年多了,無所事事,可謂“亡靈”也——頭腦遲鈍、行動緩慢、語言愚鈍、生活緊迫、無友相聊、無親可談、賢哲退避、親者相譏……此刻無眠之夜,方感到此生活的實在窩囊極了,忠未能沙場揮刀斬敵、高亢引領民衆、計策按邦治國、以身爲國捐軀,孝沒有伺奉老人牀前、教誨子女窗下、伴度愛妻入眠,盡享天然之樂,枉受國家教育,愧對父母期盼、無顏兒女師長。嗚呼,哀哉!

夜已深了,猶不能安睡,昏昏然混混然,欲說不能,欲罷不休,想之頗多,感慨萬千,感悟人生之理,思想存亡之事,不由得想到了先賢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概就由此談起吧,留作兒女悟之。

孟子在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寫道:“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其大意爲:無論是個人、組織、民族、國家以及任何事物,均是成長、成就、成功於逆境、挫折、苦難之中,無論任何事物均墮落、頹廢、破敗於安逸、享受、自滿之中。也就是說“人要有憂患意識”,用現代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要有“危機意識”。在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既要有憂患意識又要學會享受生活。只有憂患過、痛過、哭過、跌倒過纔會有所領悟,那時候的安樂纔是智者所應該有的。我們必須同時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而又不時的有憂患和安樂,讓憂患成爲動力,讓安樂成爲我們壓力的緩解劑,這纔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今天的意義!

20多個世紀前哲人的一句千古名言,啓迪着多少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即使是在國外,也普遍流傳着這不朽的至理銘言。做爲一名普通人的我,好歹還讀過幾年書,作過幾天教師,當過幾日校長,雖孤陋寡聞、才疏學淺,卻對此言頗有幾分體會,性格使之言不盡不能睡,不言之更不能入眠。權且信筆走之,隨思寫之,即使不能言之有理有據,明瞭哲理,也可留與兒女勉之。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這個國家遲早會出問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必會遭到不可測的逆境。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正是因爲這樣,我們纔要有危機意識,在心理上及實際作爲上有所準備,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準備,不要談應變,光是心理受到的衝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有危機意識,或許不能把問題消除,但卻可把損害降低,爲自己找到生路。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

曾記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野豬對着樹幹不停地磨它的獠牙,一隻狐狸問:“現在既沒有獵人,也沒有獵狗,爲什麼不躺下來休息享樂呢?”野豬回答說:“如果我現在不磨鋒利牙齒,等到獵人和獵狗出現,我就只能坐以待斃了。當危機來臨,你還有鋒利的牙齒和危機搏鬥嗎?”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但也是在外界的壓迫下日漸成熟。不妨看看幾位國內外企業家是如何對待“憂患”與“安樂”的吧。

海爾集團張瑞敏說: “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聯想老總柳傳志說: “我們一直在設立一個機制,好讓我們的經營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對手的機會就來了。”

華爲領袖任正非講:“華爲總會有冬天,準備好棉衣,比不準備好。我們該如何應對華爲的冬天?”

世界首富微軟比爾蓋茨:“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

正是由於他們的危機意識,使這些企業成爲國內外最優秀的公司之一。

沒有危機的個人,等待他的將是災難。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最終滅臨的定是滅亡。

有這樣一個原理:如果把一隻青蛙扔進沸水中,青蛙會馬上跳出來。但是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入涼水中逐漸加熱,青蛙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跳出的能力,直至被熱水燙死。這就是危機管理中的青蛙原理。人生的危機也是這樣。誰都會有“憂患”,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怎麼辦?有兩種可能:一是灰心喪氣、自暴自棄,甚至沉淪墮落下去。另一種就是像舜、傅說他們那樣“生”,即像舜、傅說他們那樣,將來也能擔當大任,成就一番事業。怎樣才能在憂患中“生”呢?孟子講了,就是要在憂患時爲“生”作好準備,創造“生”的條件。就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過”“然後能改”,“而後作”,“而後喻”。

①“動心”,就是說在憂患面前,心要動,即要開動腦筋,要思考,思考怎麼走出困境,克服困難,改變現狀等等。

②“忍性”,就是說,在困難面前要堅強,有耐心,有韌勁,有毅力,敢於面對,能承受艱難困苦的磨鍊,不輕言放棄。

③“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說,在憂患的磨難中,增長自己原來所不具備的能力,就更有才能,更有本領了。

④“能改”,就是說,在逆境中,“行拂亂其所爲”,做事往往不順心,有時還顛三倒四,說錯話,做錯事。這時,就要“能改”,改了,吸取了教訓,在改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能力也就更強了。

⑤“而後作”,就是說,面對憂患,要振作奮起,不畏懼,不退縮,不猶豫,積極行動起來,去克服困難。

⑥“而後喻”,就是說,自己經歷了的憂患,在憂患中能振作奮起,增長了才能等等,這一切都會從神情上表現出來,從語言上表達出來,而後爲人們所瞭解。爲人所瞭解,這是很重要的客觀條件,否則,別人怎麼會賞識你,舉薦你,任用你呢?你又怎麼能很好地生存、發展、成功呢?

至於人“死於安樂”是容易理解的,一個人沉溺於安樂享受之中,玩物喪志,不再拼搏奮鬥,自然不可能再有什麼作爲;爲享樂而追逐財富不擇手段,以至坑蒙拐騙、偷盜強劫、殺人越貨,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最後能不身敗名裂麼?最淺顯的例子莫如吸毒,在麻醉中獲得了片刻的“安樂”,長此下去,就只有傾家蕩產,走向死路。再說一個國家,“生於憂患”,一切王朝興起的過程皆可證明,也用不着說。而一個國家“死於安樂”,歷史上大量亡國的事實足以論證,用以警醒世人,特別是君主,就不必詳加論證了。

但一定要清醒當你被鮮花和掌聲所包圍,當你在爲無往而不勝的記錄而驕傲時,當你陶醉於“沒有過不去的坎!”的豪情時,你應該經常捫心自問,我們是溫水中的青蛙嗎?所以我們要有所憂慮,要有恆久的毅力和登上人生舞臺前的那平和的心境,不求登峯造極,只求問心無愧;做人須經得起風雨,得意、失意都不必在意;戰勝心中的壓力,相信自己,以平常心挑戰到底,堅持到底!

誠然在如今,我們的國家正在一步一步的強大起來,我們的生活也在一步一步的富裕起來。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我們不應太多追求物質的享受,不應讓太多的憂患壓迫我們的神經,應該多抱有安樂的心態享受生活。

被譽爲愛因斯坦第二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經說過“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着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我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巨大的快樂來自對生活的安樂……”霍金並沒有因爲怪病而憂慮地生活,而是懷着對生活安樂的態度,可見安樂並不會讓人感到悲傷,反而會讓人更好的活下去。

有的人爲房憂、車憂、孩子憂、爲工作憂……自己庸碌憂患一生,活得真的很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出人頭地,大部分人都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安於現在的生活,纔會懂得享樂,纔會珍惜生活的美好。有憂患即有慾望。有慾望,小則傷已;大則傷人,欲人之無慾也,難哉!但我們可以學會剋制自己的慾望,在安樂中平凡生活,猶如小孩的無憂無慮,多情激情過後終歸於平淡。平平淡淡纔是真,這樣的生活是安樂的,這樣的生活是快樂的。造就自己的精神安樂,也就是安樂感;用順應心性、傾聽自己的聲音,來獲得心靈上的寧靜與平安。

行爲科學揭示:存在決定意識,而心靈卻能改變意識;所以說心靈是決定我們生活質量的關鍵。大家知道:身處陋巷的顏回,只有粗糧清水但快樂無比;而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極其惡劣的生存條件下感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幸福。

是啊!幸福本身不是從你獲得多少來決定的,而是決定於你自己感受到多少。安樂之人是在享受安樂,所以他的獲得全部用於享受;而那些太過於憂患之人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快樂,只有無窮無盡地去追尋獲得。

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其實只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改變。從向外看是“無邊無際的差距”,轉爲向內看“目標在一步一步地提高”;把關注索取的追求轉到凝神觸撫自己的內心生命。

財富的歸屬有時候不能由我們自己來決定,但心靈的歸屬權卻在自己;打開自己的心靈,用精神的富足卻彌補自己財富上的缺陷;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正如每個老人都是慈祥的,因爲他們都經歷過歲月的洗禮,他們都曾憂患過。作爲現在的年輕人,有憂患才能更好地發展,憂患便是壓力,便是動力。只有憂過、患過、痛過、哭過、跌倒過纔會有所領悟,那時候的安樂纔是智者所應該有的。我們必須同時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而又不時的有憂患和安樂,讓憂患成爲動力,讓安樂成爲我們壓力的緩解劑,這纔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今天的意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