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通讯员苏锦秀)20年前,有段时间常去花桥镇的童司牌,出市区,过官桥,90度的右拐弯,顺港而行,途中必经石佛寺镇的王胜祖村。20年来,对王胜祖村的印象非常深刻——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雨天走在村里时,我总要拎着一双鞋子,步行时穿上笨重的泥靴,上车后则换上轻便的皮鞋。

20年后,仍由原路顺水而行,专程来到石佛寺镇王胜祖村的“武穴市王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见到了正在水蜜桃种植园里剪枝的王碧军社长。秋阳灿烂,云淡风清,满目青翠,环境幽静的种植园里,听黝黑墩实,热情爽朗的王碧军讲述他的四次创业故事……

生于1975年的王碧军,是一名共产党员,2000年结婚后,携妻来到温州,先后与人合办了“力天展柜设计公司”、“力天展柜工厂”,虽然公司和工厂的效益一直很好,但王碧军的心里总是惦记着家乡,想念着生他养他的那片热土。在王胜祖村干部的引领下,2012年,王碧军在家乡创办了“撇捺实木房门厂”,安排一些本村人员就业,用心经营。

在王胜村王映涛书记三番五次地邀请下,王碧军决定放弃在温州打拼多年的事业,举家迁回,返乡创业,振兴乡村,造福乡亲。在王胜村党支部的指导和帮助下,2016年元月,王碧军关掉经营了4年的“撇捺实木房门厂”,投资200万元,风风火火地办起了王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一鼓作气地建起了150亩的水蜜桃采摘园,种下水蜜桃5千株,雪梨3500株。

栽下的桃树梨树,虽然要到第4年才能挂果有收益,但建园以来,王碧军每年都要和妻子去几趟江苏无锡培训学习剪乱枝、抜杂草、除虫害、套果袋……等等技术要领,决心重技术、严管理、高标准地把合作社里的农产品打造成绿色生态食品。夫妻二人每次在无锡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学成回来后,又手把手地把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园里的工人们。

园里的工人们,都是王胜祖村的贫困户,王碧军安排了50余位贫困户在园里季节性再就业,每年发放的工资就多达5万元。合作社吸纳了12户贫困户以扶持资金入股,20户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入股,去年,以资金和土地入股的贫困户分别分得合作社3000元和600元的红利。

如何让只能参与合作社里季节性工作的贫困户们受益最大化,是王碧军一直思索的问题。他给每户贫困户分一部分果树,无偿地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让他们自己管理,采摘后再一起收购,既让他们自己有了收益,又提高了贫困户们的积极性。

王碧军时刻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带领村里的贫困户们渐渐改变了贫穷的生活状况,而种植园里的水蜜桃、雪梨今年也少量挂果了。12元一斤的黄桃,10元一斤的水蜜桃,8元一斤的雪梨,年产3千多斤的桃、梨,共收益3万元,明年计划果树收益30-40万元。增加收益的还有王碧军在种植园里养殖的1000只土鸡和300只野兔,鸡、兔的粪养树,园里的草养鸡、兔,成群结队的土鸡和欢蹦乱跳的野兔,也成了种植园里一道独特的农家风景。

做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共产党员,王碧军得到了市里、镇里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如何让家乡变得更美丽,如何更好地带动贫困户过上好生活?种植园里一处正在施工建设的池塘边,王碧军笑容满面,信心满满:“你看这池塘,没有外来的污染水,在这青山碧水里钓鱼,你说好不好啊?我计划后期投资500万,把种植园建设成为集赏花、摘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