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農村小微權力智慧平臺後,羣衆上門報銷發票時,只要經營者向村報帳員交給發票和相關附件,由村報帳員把資料通過掃描儀上傳到智慧管理平臺。農村小微權力智慧平臺主要是針對農村資產、資金、資源“三資”管理,着力解決羣衆辦事最多跑一次問題,進一步規範財務審批監管制度。

臨安區首個農村小微權力智慧平臺

在高虹鎮大山村正式上線啦!

日前,在高虹集鎮上經營日用百貨的裘紅軍在短短的半個小時內就從農商銀行高虹分行領到大山村所採購辦公用品的1560元錢。裘紅軍說“沒想到,本來不跑八趟、十趟,沒有半個月、一個月根本報不來一張發票,今天只上門一次,而且短時間內就收到了現金”。這是臨安區首個農村小微權力智慧平臺在高虹鎮大山村正式上線。

“三資”管理

農村小微權力智慧平臺主要是針對農村資產、資金、資源“三資”管理,着力解決羣衆辦事最多跑一次問題,進一步規範財務審批監管制度。以前,如果某項工程結算、某個物品採購或務工報銷等,分別要找書記、村主任、村財監委主任簽字後,再到村報帳員,然後到鎮三資管理中心由會計審覈後再送回到村報帳員手上,報帳員開出支票,才能到銀行部門提取現金。這樣一圈下來,少說幾天,多則更長,還缺少監督環節,但凡缺少相關附件就很難再補上。

建立農村小微權力智慧平臺後,羣衆上門報銷發票時,只要經營者向村報帳員交給發票和相關附件,由村報帳員把資料通過掃描儀上傳到智慧管理平臺。此時,村書記、主任、財監委主任只要依次在手機APP上審覈簽字,就直接提交到鎮“三資”管理中心會計,並通過審覈返回給村報帳員,再由村報帳員提交給農商銀行,由農商銀行支付資金即可。每個程序完成都會自動以短信形式提示下一個審覈人,改變了以前一定要有人在辦公室才能完成審覈,變爲只要手機在身上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完成審覈簽字,報一張發票分分鐘就能搞定。而且,整個流程在辦理的過程中,鎮“三資”辦、臨安區紀委、區農業農村局、區民政局和招管辦等相關部門都能全程監看,如發現相關地附件不到位的立即在平臺上予以提醒,確保農村“三資”管理更規範。

對於大山村智慧平臺第一個受益者的裘紅軍,他經營的日用百貨店開在高虹鎮集鎮上,從集鎮到大山村來回一趟就是50多公里。裘紅軍說:本來我一張1000多元發票,利潤就不多,簽發票來來回回跑上幾趟利潤都化在路上了,而且中間拖踏的時間也太久。現在好了,我只要跑去一趟就行了,省心又省力,真正做到了“最多跑一次”。

通訊員:許雪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