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第12期 總第1110期

才30歲,因爲高血壓要了命?!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年輕小夥子剛過完30歲生日,因腦出血搶救無效去世。大家都知道他有高血壓,血壓最高200mmHg,其他病情不詳,不過他從不喫藥,也不聽別人勸告去醫院看病,結果悲劇了。他是獨子,留下年邁父母悲痛欲絕。試想一下,一對失獨老人如何面對這個現實,以後又該怎樣生活?

其實,高血壓是逐漸發生的,開始可能有些不舒服,時間長了反而沒有感覺了,這如同溫水煮青蛙。可是,沒有感覺不等於沒有危害,等發生了心梗、腦梗、腦出血就爲時已晚。

高血壓是導致心梗、腦梗、腎衰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所以,正確認識高血壓並嚴格控制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高血壓用藥10個錯誤千萬不能犯!

誤區一:沒有感覺,就沒有問題

有人血壓升高後會感覺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但有些人血壓是慢慢升高的,沒有什麼感覺。

沒有感覺不等於沒有危害,等發生了心梗、腦梗、腦出血才感覺到,可能已經晚了。所以,血壓升高,無論有沒有感覺都應該用藥。

誤區二:降壓藥一旦喫了就斷不了

降壓藥不是成癮性藥物,沒有依賴,可隨時停藥。問題是不能停,一旦停藥,血壓會重新升高。

高血壓是個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用藥控制。這樣說,不是藥有依賴性,而是高血壓有“依賴性”。更多心腦血管精品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名家心講堂。

誤區三:開始不能用好藥

治療感染不能首選高級別的抗菌素,因爲一旦耐藥,便無藥可用。這是由於細菌有對抗藥物的能力。

降壓藥作用的對象不是細菌,而是受體,不會出現類似抗菌素耐藥的情況。

誤區四:血壓正常就停藥

用藥後血壓正常,是藥物的作用的結果,是藥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藥後平衡被打破,血壓會重新升高;

高了用藥,正常就停藥。這種按需用藥的模式會導致血壓總是處於波動之中,而心梗、腦梗等併發症都是在血壓波動時發生的。

誤區五:血壓越低越好

收縮壓最好維持在110-140mmHg之間,過高或過低,併發症和死亡率都會增加,這就是著名的降壓治療的J曲線。同樣的道理,舒張壓最好維持在70-90mmHg之間。

誤區六:血壓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壓是逐漸升高的,降壓也要逐漸下降。除了高血壓危象等緊急情況外,不建議快速大幅度降壓,否則會引起腦灌注不足等意外情況。

對高血壓急症,24~48小時內把血壓緩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靜脈用藥。

誤區七:降壓藥隔幾年就要更換

如果正確地選擇了降壓藥,血壓控制得很好,而且沒有出現副作用,應該繼續用下去,不建議定期換藥。除非新品種上市,且新藥在療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纔可以考慮換藥。

誤區八:降壓藥有副作用

任何藥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壓藥。但FDA批准的原研藥(進口藥)相對很安全。如果按說明用藥,副作用會很輕微。不要因噎廢食,和高血壓的危害相比,降壓藥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誤區九:降壓藥傷腎

這種說法由來已久而且非常頑固,這裏的“腎臟”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

沙坦類、普利類、地平類降壓藥通過降壓有保腎的作用,尤其是前兩類藥物更是慢性腎臟病的首選用藥,並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總之,傷腎的是高血壓,而不是降壓藥。

誤區十:保健品也能降血壓

近些年降壓保健品越來越多,比如降壓枕、降壓手錶、降壓帽、降壓鞋墊等,這些保健品都聲稱有良好的降壓作用,但結果並非如此。保健品的降壓功效根本就沒有經過科學的臨牀認證,單單使用這類保健品降壓,即使保健品沒有危害,也會延誤高血壓的治療。

來源:藥評中心

---------------------------------------

·免責聲明:本網站和公共微信平臺上提供的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知識和方法是從預防疾病的角度出發,使亞健康人羣和輕中度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加強危險因素的關注,目標是延緩或降低突發性重症的發生。不能替代醫院的檢查和治療。請接受醫院治療的患者,謹遵醫囑。

·我們尊重原創。本平臺部分文章、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及其他公衆

平臺,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得健康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