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經歷了比較大幅度的上漲。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的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截止到昨天,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爲31.09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五成。近期,筆者走訪了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零售端的普通豬肉價格多在每斤18元~20元之間,達到近十幾年來價格的最高水平。

對於這次豬肉價格上漲的背後原因,可能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瞭解。上一個豬價高峯年爲2016年,當時很多人看到豬價高漲,紛紛進入養豬行業。到2017年底,我國生豬產能已經開始過剩,2018年上半年豬價低迷,過剩的產能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狀態。按照當時的估計,2019年和2020年都應該是生豬去產能的年份,按理說大家應該能買到便宜的豬肉。

但是這個趨勢在去年八月份被打破了,2018年8月3日,瀋陽爆發我國第一起非洲豬瘟。經過短短一年時間,原本需要用兩三年才能完成的去產能已經提前完成。而且,產能的下降幅度超過很多人的預期,按照農業農村部的統計,當前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降幅雙雙超過三成。去年我國豬肉產量將近5500萬噸,按照今年減少三成計算,那就是1600萬噸左右的豬肉缺口。

近期很多人都留言說,既然我國豬肉有缺口,爲什麼不增加豬肉進口來彌補供應短缺的局面呢?在很多人的印象裏,進口豬肉雖然沒有熱鮮肉新鮮,但是價格有時候甚至比國內的豬肉還要便宜。原因就是在國外發達國家的規模化養豬場裏,養豬的成本比我們要低很多。既然這樣,現在國內豬肉這麼貴,爲什麼不趕快大幅增加進口呢?

對很多肉製品加工廠和屠企來說,目前還沒有動力大幅進口外國豬肉。去年下半年,生豬價格低迷,屠企和肉製品加工廠低價收購了大量生豬,很多企業目前還保持高庫存狀態,不需要大量進口外國豬肉。而且,全球每年豬肉進出口的規模也就在80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即使把去年全球出口的豬肉都買過來,也無法滿足今年的豬肉缺口。

所以要解決當前生豬供應短缺、豬肉價格高漲的根本辦法就是增加國內生豬產量。近期,上至國家下至地方都出臺了不少鼓勵養豬的政策,這其中既有對之前環保禁養擴大化的糾正,也包含了對養殖戶的一些資金扶持。近期政策最大的改變是由近年一直強調的鼓勵規模化養殖,到大場和散戶同樣扶持。所以,筆者認爲想養豬的人要趕快入場,既是響應國家號召,也能利用這次高價賺點錢。等到生豬產能上來之後,禁養限養政策恐怕又將收緊,到時候想再進入可就難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您的點贊分享評論收藏都是對比者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