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我國瀋陽爆發了第一起非洲豬瘟,迄今已超過一年時間。要想防控好非洲豬瘟,首先要搞明白非洲豬瘟到底是怎麼回事。從官方定義上來看,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接觸性動物性傳染病。雖然非洲豬瘟致死率最高可達100%,對我國養豬行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但從官方定義上來看,它仍然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生豬隻有和非洲豬瘟病毒的攜帶者近距離接觸之後纔有可能感染。也就是說,非洲豬瘟病毒不會通過空氣傳播,只要把豬場隔離做得足夠好,就能成功防範非洲豬瘟.從這一點上來講,非洲豬瘟其實比06年的藍耳病更容易防控。但在實際操作中,養殖戶發現卻並不是這麼回事。藍耳病後來很快很了疫苗,而非洲豬瘟疫苗至今尚未研製成功,防控非洲豬瘟純粹考驗的是養殖戶的基本功。

要想防住非洲豬瘟,養殖戶需要做好以下3點:

1.嚴格控制豬場隔離。事實證明,在飼養過程中避免生豬與非洲豬瘟病毒攜帶者或傳染源接觸,可以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從國外的防控經驗來看,生物安全做得越好的養殖戶感染非洲豬瘟的概率越小。生物安全防控是一項十分細緻的工作,一定要面面俱到不能有所遺漏。

比如,不光要禁止豬販子的和拉豬車輛進入豬場,就連自家人進出豬圈都要儘量更換衣物和鞋子,避免將非洲豬瘟病毒帶入豬圈。另外,一定要做好豬場殺蟲滅鼠工作,一些蜱蟲是非洲豬瘟病毒的主要宿主,而蜱蟲通常喜歡寄生在老鼠等哺乳動物身上。因此,豬場滅鼠工作切勿掉以輕心,貓也是哺乳動物也會攜帶蜱蟲,因此儘量選擇用藥物滅鼠。

2.儘量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目前來看,只要從外部引入仔豬,就會增大感染非洲豬瘟的概率。因此,有條件的養殖戶要儘量做到自繁自養,同時也要儘量做到全進全出,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非洲豬瘟的機會。一定要從外部引入仔豬時,要至少有15天的隔離觀察期,確保安全後才能進行混養。

3.禁止泔水餵豬,少從外部購買豬肉。國外的防控案例多次證明,泔水是傳播非洲豬瘟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泔水中含有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豬喫了之後基本上都會被感染。另外,養殖戶嚴禁把從外面購買豬肉或豬肉製品帶進豬場,更不能把含有這些豬肉的食物殘渣餵豬。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您的點贊分享評論收藏都是對筆者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