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到底是不是屈原的好門人?

梵宮、晚鐘。落日蟬聲送。半規涼月半簾風,騷客情尤重。何處樓臺,笛聲悲動?二毛斑秋夜永。楚峯,幾重?遮不斷相思夢。《朝天子·秋夜吟》李致遠

這是一首適合秋夜寂靜時誦讀的元曲,說的是一個詩人夜晚住在寺院之中,聽得傍晚鐘聲響起,伴隨着夕陽最後的餘光,秋蟬也停歇了鳴叫。當月亮在天邊升起來,微風打起門簾,難免激起詩人心中的惆悵之情。遠處的亭臺上,不知道誰在那裏吹響了笛聲,聽起來無比的幽怨,秋夜如此漫長,令人想起心愛的人。如同巫山上的神女,就算是有着重重山峯阻隔,總是讓人如此相思。這首元曲中提及的“楚峯”,正是巫山。而關於巫山,最出名的就是神女。

關於巫山神女的淵源,這還得說到當年楚懷王的豔遇。這段故事總是成爲詩人們寄託相思的隱喻,但真假其實是有待商榷的。第一次出現是在宋玉與楚頃襄王的出遊之中,當年楚頃襄王跟宋玉到巫山出遊,宋玉爲楚頃襄王解釋巫山雲雨的時候,說楚頃襄王的父親也就是楚懷王曾經到巫山出遊,巫山神女曾對楚懷王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就是隨時恭候楚懷王的寵幸。

宋玉到底是不是屈原的好門人?

宋玉是個文人,更是個寵臣,所以這段話的說法,更像是宋玉在講葷段子。中國文人向來喜歡吹牛,也都貪玩好耍,往往要走遍名山大川,興致高的就會吟誦詩詞,而君主們也都喜歡聽這種故事,這是傳統。一方面表現了自己有才華,一方面又讓君主高興,何樂而不爲呢?這其實不是好習慣,作爲國君和朝臣,整天裏想的若不是國家大事,想的是兒女情長,精力就會分散,精力分散了管理國家就不會用全力,於是就要出亂子。

宋玉據說是戰國帥哥,長得好看,寫文章又寫得好,後來還成爲著名的雲夢之田的實際擁有者。這就讓宋玉成爲後來各種讀書人的至高境界,但讀書人就是讀書人,除了寫文章,宋玉似乎更爲出名的就屈指可數,關於宋玉輔政的記載,不是來自史記這種相對可信的正史。宋玉自認爲最得意的事情恐怕也是寫文章,曾經宋玉寫過一篇《登徒子賦》,朝中有人詆譭宋玉好色,這篇文章就是反罵詆譭者。一朝之中,正事不做,整天糾結於朝臣之間的人身攻擊,這不是國家的好事。

宋玉到底是不是屈原的好門人?

楚頃襄王不是什麼好君主,在其任內“羣臣相女石以功,諂諛用事”,楚國朝政江河日下,秦國以蜀地作爲根據地,自上而下,水陸兩軍,數年之間猛攻楚國巫郡之地,這裏也就是楚頃襄王與宋玉出遊的巫山所在地。而巫郡很快就被秦國攻破,其後秦國更是大軍突進,攻破楚都郢城,導致楚國西北片區皆爲秦國所有,楚頃襄王只能遷徙都城。那麼也就是說宋玉的巫山神女故事可能是在巫郡還沒有被攻破時創作的,是在楚頃襄王與宋玉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出來的。

後世多說宋玉是屈原的得意門生,這種猜測主要來源於兩人的文章風格大致相同。但兩人在政治上的作爲是不同的,屈原是諫臣,而宋玉是侍臣,就算史書中也很少有兩人相交的記載,反而是郢城被破之後屈原跳江殉國,宋玉等人卻安然無恙,有所謂“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這就是說宋玉等人只是模仿屈原辭令,在政治上與屈原不是同道中人,若是宋玉爲屈原門人,那麼宋玉的作爲也算異乎常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