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向來是專業收藏人士的“寵愛”。

其一,“文玩”具有濃厚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尤其是那些古代名人使用過的“文化用品”,不僅流傳有緒,而且放在書案上,更彰顯收藏者的修養與氣質。

其二,“文玩”適合把玩。把玩的過程實際上是文玩與收藏家“情感溝通”的過程,用句時髦的話說就是“人與物品之間互動性更強”,這是“文玩”勝過書畫、瓷器的獨特魅力。

其三,“文玩”麻雀雖小但也五臟俱全。如文玩中的筆筒,其材質種類繁多,如瓷制筆筒、竹雕木雕筆筒、玉製筆筒等,雖然說都是“小器”,但是往往在製作上也都是窮工極巧、精雕細琢,再如一些玉雕筆洗也是選用比較珍貴的玉料進行加工,尤其皇家御用的文玩選料、做工更是精湛。

因此從審美角度來看,“文玩”無疑也有了極高的藝術價值。

文玩的特點 --雅緻文玩的一個特點是雅緻。其材質、工藝往往體現文人學士之情趣品位。

工匠藝人們大都是適應文人的審美情趣而奏刀操觚的,有的直接出自文人的創意,甚而有的本來就是文人雅士偶一爲之的即興之作,因此文玩的文化內涵和積澱最爲豐富。

那些留有文人學士題銘刻款的文玩如今已成爲收藏焦點。

說到手串的起源,朋友們大都知道是源於古代的佛珠。在前一段時間熱播的《甄嬛傳》中,我們看到的多是清代皇帝、嬪妃以及朝廷官員們佩戴的朝珠。

乍看起來,這兩種形式前者與中國古代一些貴族朝服上的佩飾很相似,而後者則與今天的文玩手串更加接近。也許我們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清代朝珠與我們現在盤玩的手串都同源於佛珠,那麼文玩手串會不會與清代朝珠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呢?

接下來將與大家共同追本溯源,探究中國歷史中珠串的源與流。今天先爲您講解一下文玩的真正的意義。

在我們周圍每天都有帶着串子、珠子,兜裏還揣着文玩袋、刷子,花着成百上千的價錢買這些東西是爲了什麼?

經常有人問的一個話題就是“你玩這東西能幹啥?能值錢?”

在我看來,文玩是這樣的一種東西:

“是您自己通過把玩一樣可以承載歲月的東西,去記錄下我們歲月流淌的痕跡。”

不管是昂貴的玉石、蜜蠟、松石,還是便宜的苦楝子、酸棗核、菩提根。

他們在我們的手裏、身上,陪我們走過喜怒哀樂,歲月流年。我們的喜怒哀樂改變了他們的容貌,他們容貌記錄了我們的成長和沉澱,僅僅如此,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我不修佛,在這裏也沒資格談論宗教層面的東西,我僅聊文玩給我的樂趣。

而對於那些不懂文玩的人,請不要跟他們理論、教育甚至爭吵,理解就多聊聊,不理解就一笑而過,沒什麼的。請不要認爲人家誤解你,每個人都有不瞭解的圈子,就像有人癡迷於足球,有人癡迷於寫作,各有各的愛好,不要彼此左右,而要彼此理解,包容。

現代意義上的文玩可以通俗的理解爲帶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賞玩件或手把件、手串、珠鏈。

一件好的文玩,必須是一種精神的“物化”承載,或大或小、或巧或拙,經由歲月的裹洗,與主人息息相通,涵養身性的同時,也彰顯主人的文化品位。文玩往往不獨立存在,而是經常結合於書畫、茗茶、品香等活動中,爲生活添一分賞玩之趣。

說到這裏,也順便一提的還有文玩手串的熱度。

關於手串熱,藏家分析了背後的原因:

首先,這是當代人精神需求和文化迴歸的結果,尤其是很多人信仰佛教,通過收藏手串尋求心靈的安慰。手串本身也具有悠久的歷史,當代人熱愛手串,也是文化的一種認同。

再者,有些種類的手串材質名貴且稀有,具有收藏價值。第三,隨着珠串市場的迅速發展,手串帶來的巨大投資利益也吸引了一些人盤玩。

此外,很多明星大腕也喜愛佩戴手串,名人效應也帶動了手串熱。

“現在,手串已演變爲集裝飾、把玩、鑑賞於一體的特色文玩品類,也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一古玩店主這樣描述。

幾年前,國內幾大古玩店大多以古玩瓷雜爲主,而在最近幾年,文玩手串店鋪生意最多,也最火爆,“很多以前開古玩店的,最近幾年轉做手串。吸引了各個年齡層次的消費者,戴手串、把玩手串逐漸形成了一股潮流和時尚。

隨着手串熱的升溫,手串價格也在上漲。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把玩類文玩交易量近4000萬筆,成交金額超過500億元,而且還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而珍稀材質的手串,年平均漲幅都在50%以上。

我不知道大家盤玩文玩都收穫了什麼,至少對於我來說:在盤玩文玩之後,我的脾氣收斂了很多,因爲盤玩的時間裏我通過思考,悟了很多東西。

在盤玩文玩之後,我的性格隨和了許多,因爲周圍玩文玩的人大都溫文隨和,沒什麼棱角。

在盤玩文玩之後,我成熟了很多,我開始知道欣賞和品鑑歲月的痕跡,他們是那麼的美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