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女兒喫飯的時候跟我聊到:“媽媽爲什麼我奶奶那麼大年紀?我們同學的奶奶才60多歲。我奶奶年紀比別人家奶奶大很多,所以她才離開我們了嗎?”

我跟她解釋:“奶奶不是因爲年紀大很多所以就一定要離開我們,而是因爲奶奶生病比較嚴重,雖然醫生已經用了很多辦法,但是還是沒能醫治好。”

她繼續有點擔心的說:“我覺得我爸爸的年齡比我同學爸爸的年齡大,我希望他不要生病纔好。”

看着孩子擔心的樣子,我覺得最近要跟孩子一起再深入聊聊生命這個話題了。她問的問題,應該是源於同學們之間的聊天,而孩子的奶奶年前剛剛去世,所以這件事情讓她非常的憂心,同學們的聊天內容自然會讓她萌發很多想法出來。談起生命這個話題,其實從小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已經潛移默化的做了一些引導,所以在奶奶去世的時候,我跟她談起這件事情,她能夠明白並平靜的去接受,甚至還安慰了爺爺。

有很多中國家長認爲,沒有必要向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順其自然,等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就知道什麼是死了;家長們認爲,孩子太小,無法理解死亡,不如直接避免這個悲傷的話題,孩子快快樂樂的長大就好了。其實是他們往往看低了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讓孩子總是生活在沒有悲傷的假象裏,一旦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會內心充滿的恐慌和不適,比如我,直到成年,其實也對死亡這件事諱莫如深,每次直面親人的離去,我都需要很久時間才能真正的去接受,因爲從不瞭解,所以無法承受。

我國意外傷害佔兒童死因總數的26.1%,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至10%的速度遞增。學前期間的兒童,受到外界的影響作用最大。是自我意識、性格、生存技能、世界觀等的最初形成階段。作爲家長必須抓住這一關鍵期,讓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安全意識,樹立健康的生命觀念。

學前兒童生命教育

對於學前兒童來說,生命教育的出發點是生命,由於學前兒童的心智尚未發展成熟,學前兒童的生命教育就要落實到生活中具體事物之中。教育要遵循兒童生命發展的內在邏輯,採取更爲生動淺顯的方式使孩子們從小事中感受生命存在的意義

1、從身邊小事中感受生命的價值

比如:孩子養了2年的小倉鼠死了,孩子很傷心,這件事情,就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的契機;在處理這樣事件的時候,不要過於理性化,要從孩子的內心感受出發。如果你漠視了孩子的情感,直接把小倉鼠扔垃圾箱了,可能孩子會更傷心;或者你直接給他買一個新的回來,因爲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也可能會覺得生命是非常沒有價值的。所以這樣的處理方式,都不是良好的生命教育方式。

作爲家長應該以同理心先讓孩子把悲傷的情感抒發出來,然後陪孩子一起用一個小小的安葬的儀式,把小倉鼠安置好,做好告別。如果孩子時候還想繼續養一隻,我們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非常傷心,也可以暫時不要再養寵物,讓孩子的內心先平靜下來。這個階段,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愉快的事情,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憂傷;也可以讓孩子多融入小夥伴一起去遊戲,運動也能幫助孩子減少情緒上的波動。

比如:孩子在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會得到一隻免費領養的小寵物,有的孩子覺得自己領養的寵物不如旁邊小朋友的好看、自己的寵物行動不便,要求更換,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是不是很多家長或者老師也會直接滿足孩子的要求,去換一隻寵物給孩子?

其實這樣的事情也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的機會,我們可以用更好的辦法去處理這件事情。

比如:可以跟孩子說,如果你出生的時候,媽媽覺得你長的不好看,是不是可以選擇另外的小朋友當做自己的寶寶呢?

比如:你看那隻小雞缺了一半翅膀,雞媽媽沒有把它扔下,跟其他的雞寶寶一樣在細心的照顧着。

當你這樣帶領孩子觀察與思考的時候,孩子是會隨着你的引導去感受,也許不用你多說其他的話,孩子就不再要求換寵物,並且更加細心的照顧自己領養的寵物了!這就是讓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告訴孩子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2、以身作則,親身示範,繪本引導。

幼兒生命教育可以涉及認識自我認知教育、安全意識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內容,最重要的是樹立健康的生命觀。這個階段的安全意識教育,家長們可以利用一些繪本、和視頻,幫助孩子對安全有一定的意識。比如:遇到陌生的壞人如何應變、自然災害發生時如何去應對、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等。

作爲家長以身作則也是爲孩子樹立很好的安全範疇,及時的貼心提醒也是非常需要給予孩子的。

比如:過馬路的時候,紅綠燈的作用;

在人多的商場、車站、港口,應該如何做纔是安全的;

家裏的各種物品有哪些可能會造成傷害,應該如何使用和避免傷害;

外面遇到流浪狗或者無人牽引的狗應該如何規避危險;

停車場裏應該怎麼行走是安全的;

如何正確的上下電梯....

生命教育是讓學前兒童懂得保障安全、自我防護,也要學會關愛他人,體會到生命的幸福感。學前兒童生命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尊重大自然和社會,幫助孩子與天地萬物建立和諧的關係,使孩子更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在尊重孩子興趣和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學會尊重和珍惜生命。

近年來,中小學生自殺、暴力傷人、弒殺親人等事件越來越暴露於人們的視野中,使我們不得不關注、重視起來。這些事件表面是一種行爲上的問題,但更深處的是少年兒童們思想上的問題,出現這種思想上的問題在於少年兒童對於生命的理解不夠,這也說明在生活中各方面對於少年兒童的生命有關的教育仍然存在不足,作爲家長不僅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問題,更要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教導孩子正確的對待生命這個主體。

生命教育是旨在幫助少年兒童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生命教育要形成從小學階段有機銜接、循序遞進的教育內容。

小學生生命教育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要着重幫助和引導他們初步瞭解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初步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1、1~2年級的教育內容重點爲:

(1)初步認識自然界的生命現象,喜愛充滿生機的世界;初步瞭解自己的身體,有性別意識。

(2)喜歡自己,樂於與同學交往;懂得關心家人、尊敬老人。

(3)親近大自然,愛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2、3~5年級的教育內容重點爲:

(1)瞭解身體的生長情形,具有和欣賞積極樂觀的心態。進一步理解性別認同。

(2)瞭解友誼的意義;懂得同情、關心,力所能及地幫助弱者;學習與他人合作。

(3)初步認識和體驗人的生命是可貴的,能珍惜生命;學會勞逸結合。遠離菸酒和毒品。

(4)瞭解人口與環境、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3、對孩子進行自然生命的教育。

我們要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它是獨一無二的,同時生命又是脆弱的,所以,我們不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關愛他人生命,與他人和諧相處。自然生命還包括自然界中其他物種,雖然他們沒有人類生命更具創造性,但是作爲大自然中的一員,有其存在的道理,保護、關愛他們也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生活。因此我們就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珍視生命、熱愛生命的品質,使孩子從小就形成與其他生命體和諧共處、保護物種、保護環境的觀念,這樣才能使孩子以後的生活中減少自殺、暴力傷人的事件的發生。

4、 對孩子進行社會生活的教育

要告訴孩子,我們都是處於社會中的一員,脫離社會的人是不存在的,我們在社會中的角色也決定着個人的發展,社會的大環境也是我們需要尊從並適應的載體,不能脫離了現實的社會,不能脫離了現實的人羣。作爲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社會屬性,培養他們作爲家庭成員、社會成員、以及未來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價值觀、行爲方式等素質。

5、對孩子進行精神培養的教育

精神可以說是意志與理性的綜合,在一定條件下,意志對於人們的行爲具有重要的影響。意志堅強的人在面臨挫折、誘惑時,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戰勝他們。現今小學生、中學生自殺、暴力傷人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自身在面臨挫折、誘惑時沒有堅定的意志力、理性不足造成的。生命教育也要關注這方面內容,使生命與教育能夠共同生長。

爲了更好的進行生命教育,首先就必須要了解生命的意義、生命教育的內涵。當我們對生命有了一定的瞭解,我們就會形成相應的生命觀,生命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我們所進行的教育。因此,我們所進行的生命教育一定是要在正確生命觀的指導下進行的,以生命爲基點所進行的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教育,並且從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三個大方面對孩子進行很好的過渡引導。

中學生的生命教育

中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期,他們具有半兒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點,充滿着獨立和依賴、衝動和冷靜、成熟和幼稚等錯綜複雜的矛盾。隨着生理的迅速成長,心理發展變化明顯,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全面提高,自我意識迅速加強,而思維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觀和片面。在他們眼裏,生命不值得敬畏,與自已所面臨的困境(學習、心理負擔)相比,生命顯得太渺小,生命意識淡漠。以下是幾點主要原因:

1、中學生挫折承受力過於脆弱。現在的中學生,挫折承受力脆弱,一旦遇到挫折,他們往往就會採取極端的行爲。

2、.當前我們學校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德、智失衡,重智輕德;在德育內容上,心理健康教育嚴重不足,法制教育的缺位,導致中學生的法制觀念淡薄,內心缺少對法律的必要敬畏。

3、.家庭教育不當。家長教育態度、方法失當。一方面家長過度嬌慣,造成孩子任性、自私,情感脆弱,承受力差;另一方面斥責、苛求、打罵,或期望值過高,一旦高期望變成高失望,導致心理嚴重失衡。由於學生閱歷淺,對問題的分析認識能力低,方法少,在孤獨無助的迷茫之際便輕率地選擇了不歸之路。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人生歷程都不可能萬事如意,都難免會遇到挫折。而今天的中學生多爲獨生子女,生活備受呵護,耐挫力較弱。升入中學後,隨着人際交往的擴大和學業等壓力的加大,社會對其獨立性要求與日俱增,遇到挫折如果得不到及時幫助,部分學生很容易煩惱,甚至方寸大亂、不知所措。所以,學校教育要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的小摩擦、小衝突、小委屈中認識到,挫折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隨時準備接受生活的鍛鍊和考驗。學會自我調節,以積極的心態擺脫困境。

對於中學生來說,不僅要促使他們感悟生命的價值形成科學的生命觀,還在於幫助他們在此基礎上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利於國家、社會、他人的人。一個人只有擁有遠大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纔會有足夠的動力去克服悲觀情緒,充滿生命的激情和渴望,纔會使生命的價值得以昇華,大放異彩。從這些方面出發,中學生家庭生命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向,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有效溝通,構建和諧親子關係。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家長是孩子接觸的第一人,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對其所形成的生命觀也十分重要。良好的溝通能夠使孩子樂於接受家長的建議,更好的去遵從社會準則,在面對生命困惑時也能夠正確對待。家長與孩子及時良好的溝通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從而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引導。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變化,對於不良變化要試圖去了解背後的原因而不要一味指責孩子,多與孩子交流,及時化解矛盾,構建一個輕鬆和睦的家庭氛圍。

2、家長重視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愛心。

家庭對於孩子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中學生處於尚未定型的階段,具有模仿性,家長的消極態度、暴力行爲等會對孩子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家長應當做到多溝通、多交流、正確發泄不良情緒,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加強個人修養。使他們正常發泄情緒,遇到問題能夠及時溝通,選擇正確方法解決。家長也應當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公益活動,培養他們的愛心和責任心。

大學生生命教育

大學生正處於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心理結構各部分發展不平衡,存在各個方面的積極與消極的心理特點,因而往往易於造成各種各樣的內心矛盾。現在很多在校大學生,在學校裏除了打遊戲,刷抖音,就是討論喫喝玩樂,“無聊”、“鬱悶”已成爲大學生的口頭禪。面對生活、就業的壓力,或者是情感方面的問題,大學生很容易出現心理危機,最近幾年大學校園裏出現的傷人事件、投毒事件等,也爲家長們敲響了警鐘,孩子已經長大,但是卻沒有健康的心理和生命認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強力後盾。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溺愛式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對生命的教育。比較典型的就是:兩個孩子打架了,父母總是忙着批評和指責別人家的孩子;孩子絆倒了,父母會什麼都顧不得,先去把孩子扶起來……中國的大學生從孩提時代就開始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有父母扛的生活。當他們第一次身處社會的門檻時,他們怎能感受到自身生命的真諦呢?

社會中充滿了危險與誘惑,每個生存在其中的人都需要作出正確的判斷。大學生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生活在如此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如何能夠獨善其身遵循適者生存的原則?這就需要父母及時給予一些幫助和引領。不要讓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這些因素過多的影響了孩子。

像現在的很多大學生過着“奢靡”的生活,“快樂至上”“金錢至上”當成生命的信條,當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私慾時,就到處尋找能夠解決自己花錢的途徑。於是新聞中,大學生貸款被騙案件頻發,甚至出現很多家破人亡,自殺的惡性結果。無論是以貸還貸陷入高利貸陷阱、還是替公司作擔保,背上鉅額債務亦或是爲幾百元好處費陷入傳銷式貸款騙局,都說明了大學生思想淺薄、意識薄弱、沒有對自身保護的概念。在滿足物慾過程中淪爲了物質的奴隸,在追求感官享受的過程中遺忘了生命的價值、生存的意義。當生命遭遇“慾望陷阱”,生命教育就刻不容緩。對於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1、生存意識教育,也就是珍惜生命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充分肯定並尊重人的生命,任何傷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爲,都是對人的價值、人的生命的褻瀆和踐踏。

2、苦難、死亡意識教育。“人生是無法避免苦難的,苦難與人生共存,沒有苦難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所以,要培養大學生挑戰苦難,磨練人的生命意志。沒有對苦難的挑戰,也體會不出生命的甘甜。

3、生命的審美教育,就是要引導大學生運用審美的眼光,遵循“美”的規律來面對、思考和設計人生,從而領悟生活的真諦和人生的意義。同時,還應當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生命負面狀態及所蘊含的積極生命意義。生命負面狀態常常直接導致大學生自殺或殺人,生命教育要善於引導大學生體認生命負面狀態的意義與價值。”

4、生命信仰教育,“也可稱爲生命質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層次。信仰表徵着人類對終極關懷的追問。”生命信仰是一種對於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對於生命應該是什麼樣的以及應該如何對待生命的正確認知,同時,它也是對於生命的一種約束。

泰戈爾曾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既包括內體生命,也包括精神生命”。所以無論是哪種教育,都要建立在生命教育之上,人要學習健康的人生態度,保障身體健康。對孩子們進行生命教育並不是必須成爲社會精英,是讓每個孩子發揮自身最大潛力,爲社會創造價值,獲得人生的滿足感,塑造生命的伊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