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大安區紀檢監察干部“走遍大安”活動共接待羣衆1233人,現場解釋、答覆問題335件,轉辦民生問題112件,交辦問題線索12件,發放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資料和紀檢幹部個人名片13000餘份。今年以來,大安區紀委監委積極開展紀檢監察干部“走遍大安”活動,由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區級職能部門、各鄉鎮(街道)紀(工)委組成接訪小組,深入基層,走進村鎮組織開展唱票公開、定點接訪、入戶大走訪等活動,創新建立訪民情、解民憂“應急通道”,健全接訪受理、督辦和回覆制度。

深入村鎮練“腳力” 走村入戶聽民意

■ 餘澤莎 文明全

“天天在家帶孫子,哪裏也去不成,一早就看到你們在廣場上搭桌子佈置,我就兩下收拾完了家務,趕來向你反映個問題,看我該怎麼辦……”

“張大姐,對於你剛剛反映的情況,現在我們分兩步走。第一步,在今天的活動現場,我和區建設局、區棚改辦的同志一起爲你進行危房加固和棚戶區改造政策解讀,並結合你家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判;第二步,針對你提出的疑問,由我們區紀委監委的同志進行調查覈實,隨後專門向你進行回覆……”近日,在大安區紀檢監察干部“走遍大安”活動現場,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姚太勝與前來諮詢的羣衆拉起了家常。

活動當天,區紀委監委聯合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羣衆工作局等21個區級部門,由56名幹部組成9個接訪小組,在鳳凰鎮梅西廣場擺好桌椅,傾聽羣衆聲音。現場前來諮詢政策、反映民情的羣衆絡繹不絕,紀檢監察干部們邊聽邊記,不僅耐心地向羣衆答覆釋疑,同時將羣衆反映的問題線索詳細記錄。

據統計,9個接訪小組當日共接待鳳凰鎮羣衆89人,現場解釋、答覆問題23件,轉辦民生問題9件,交辦問題線索2件,發放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資料和紀檢幹部個人名片700餘份。

今年以來,大安區紀委監委積極開展紀檢監察干部“走遍大安”活動,由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區級職能部門、各鄉鎮(街道)紀(工)委組成接訪小組,深入基層,走進村鎮組織開展唱票公開、定點接訪、入戶大走訪等活動,創新建立訪民情、解民憂“應急通道”,健全接訪受理、督辦和回覆制度。

爲讓更多羣衆參與進來,收集更多的民情民意和問題線索,下訪前,區紀委監委都會通過當次“大接訪”活動所在鄉鎮及社區的公示欄、業主微信羣、喇叭廣播等平臺,將下訪的時間、地點、舉報受理範圍等內容廣而告之,確保羣衆及時、準確地獲悉下訪信息。

同時,區紀委監委“大下訪”嚴格執行“建賬—交賬或轉賬—督賬—銷賬”工作機制。對羣衆反映的問題堅持首問負責制,認真登記並建立臺賬。對屬紀檢監察業務範圍內的,優先從快辦理;屬個人利益訴求的,按有關規定分流轉辦相關單位。區紀委監委分管信訪工作的領導負責跟蹤督辦、回覆工作,確保羣衆來訪“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力爭實現“案結事了,羣衆稱好”。

“參保關係到我們一家人的健康醫療問題,經過你們這種‘組團’會診,參保政策我一下就明白了,我現在就去社區申辦,以後我們在成都也能享受國家政策看病報銷,太感謝了!”通過接訪幹部現場解惑支招,長期在外務工的曾大哥頓時豁然開朗。

截至目前,大安區紀檢監察干部“走遍大安”活動共接待羣衆1233人,現場解釋、答覆問題335件,轉辦民生問題112件,交辦問題線索12件,發放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資料和紀檢幹部個人名片13000餘份。

“只有面對面,才能心連心。”紀檢監察干部到羣衆身邊接訪,既暢通舉報主渠道,又融洽了幹羣關係,做到了舉報在一線受理,線索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結果在一線反饋,切實解決羣衆反映的突出問題,有效提高羣衆滿意度。

來源 | 《大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