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安區委、區政府因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爲,作出了以綠化全區,加快培育好森林資源,推進綠色發展,建設欣欣向榮新大安的重要決定,以城鄉綠化、植被恢復、全民義務植樹爲抓手,堅持黨政帶頭、全民參與,掀起綠化熱潮,將大規模綠化大安行動縱深推進,城鄉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近年來,在市林業局的指導和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林業發展的決定,緊緊圍繞林業發展目標,以生態自貢綠地行動建設爲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認真落實林業惠民政策,精心組織,逐項落實,取得了較好成績。

堅持三抓 突出重點

大安林業建設取得實效

■ 劉嚴明

近年來,在市林業局的指導和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林業發展的決定,緊緊圍繞林業發展目標,以生態自貢綠地行動建設爲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認真落實林業惠民政策,精心組織,逐項落實,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抓綠化,增加森林資源

大安區委、區政府因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爲,作出了以綠化全區,加快培育好森林資源,推進綠色發展,建設欣欣向榮新大安的重要決定,以城鄉綠化、植被恢復、全民義務植樹爲抓手,堅持黨政帶頭、全民參與,掀起綠化熱潮,將大規模綠化大安行動縱深推進,城鄉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一是森林資源大幅增長。累計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3萬多畝,實施森林經營1萬多畝。森林面積增加了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由1998年的11.94%增加到2018年的22.61%,提高了10.67個百分點。大安區在大規模綠化大安中依託現有的森林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集中優勢資源在鳳凰鄉、團結鎮和何市鎮建成了“雁溪谷”生態觀光園、“自貢·中國玫瑰海”、鳳凰“花語人間”等旅遊景點,配套有康養步道、生態農莊等基礎設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態旅遊品牌。依託發展珍稀樹木產業,將在大規模綠化大安中建成我區2個森林村,認證森林人家10個,實現產業和生態的良性互動。二是綠色通道不斷延伸。始終把公路、鐵路、江河、渠系作爲綠化的重點部位和重要內容,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全區建成各類綠色通道152公里,鐵路和縣道以上公路宜綠地段綠化率、江河渠系綠化率達到了98%以上,橫貫全區、縱橫交錯的綠色長廊不斷延伸,成爲連接城市鄉村的一道道亮麗風景線。三是城市綠化發生鉅變。城市(鎮)綠化納入城市(鎮)建設規劃,成爲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無論是綠化規模、綠化檔次都有了很大提高,城市綠化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四是生態功能顯著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力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區行動,加強重點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積極推進沙化治理,強化森林溼地保護,全區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2018年,大安區農牧林業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爲“四川省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先進集體”。

二、抓改革,促進林業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穩妥地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基礎上,進一步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建立起產權歸屬明晰、利益保障嚴格、流轉順暢規範、監管服務有效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通過深化改革,着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新林業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實現林業資源資本化,生產區場化,增加林農財產性收入,增強林業發展活力,從而實現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目標。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新農村建設產生的影響之深刻,產生社會效應之巨大,爲我區林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全區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來,發放林權證29604本,涉及12個鄉鎮,148個村,1029個組,29604戶,面積24878.5畝。

2015年,大安區被省林業廳確定爲全省第二批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縣區。爲破解林權抵押難、貸款難和林業產業發展資金籌集難等問題,大安區農牧林業局圍繞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爲主題,積極探索開展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試點新機制。

自試點以來,大安發放經濟林木(果)權證8本,面積1100畝,實現林權抵押累計貸款10380萬元。

三、抓保護,確保發展成效

森林資源是林業改善生態、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障,在林業改革發展全局中具有基礎性、根本性地位。離開了森林資源,林業就沒有生存之本、立足之地。保護好、培育好森林資源,始終是林業建設的首要任務,始終是林業部門的核心職能。一是建立制度。建立完善了目標考覈制度,推進並實施了保護髮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把林地保護管理等納入鄉鎮政府目標責任制考覈;完善監管機制,建立分級通報、約談和案件掛牌督辦制度;主動與相關部門加強協調溝通,探索建立聯合工作機制,確保重大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及時查處。二是強化管理。嚴格林地保護,嚴守林地紅線,全面落實國務院批准的《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強化佔用林地定額管理。加強森林資源調查監測,完善森林資源清查監測評價體系。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爲,對非法佔用林地、毀林開墾行爲進行全面檢查處理。三是守土盡責。本着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把每一棵該管住的林木堅決管好,把每一寸該守住的林地、溼地堅決守住。林地保護面積88196.25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林管護面積9014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面積24398.5畝,森林保險面積9014畝。四是嚴防森林火災。森林火災是森林資源安全的最大威脅。緊緊圍繞“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建設,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嚴防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在災前防範上,層層落實責任,強化火源管控,加強宣傳教育,做到責任到人、人員到崗、措施到位。在應急處置上,及時修訂預案,合理佈防隊伍,加強物資儲備,確保信息暢通,堅持小題大做、小火大打,做到準備有序、應對科學、處置有力。在應急保障上,認真組織實施全區森林防火規劃,全面落實建設資金,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裝備現代化水平,森林火災損失率控制在了0.1‰以內。五是嚴防森林病蟲害。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通過生物、化學和工程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對於影響範圍廣、突發性強的森林病蟲害,建立長期監測網,加強蟲情、病情的預測、預報工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3‰以內,無成片病蟲害發生。六是協調審批,服務地方發展。2013-2018年爲高速公路、川南城際鐵路、鐵路物流園區、自貢市東部新城、自貢東北部新城等建設使用林地,農牧林業局積極參與,主動服務,協調審批使用林地72批次,批准使用林地面積4214.7003畝,爲自貢市及大安區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做好了服務工作。

來源 | 《大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