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湘離世,新鴻基這場拉鋸近10年的爭產沉痾,在經歷長兄入院、二哥鋃鐺入獄、第二代“兄弟情”起伏動盪後,第三代成員走向臺前,似乎正引導家業往“和氣”的方向發展。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帝國集團主席、新鴻基地產(港股00016)(00016,HK)前主席郭炳湘10月20日上午在醫院病逝,享年68歲。

  新鴻基在業內是許多公司的榜樣,其中就包括萬科創始人王石,萬科第一個跟隨的目標就是這家香港房企。王石曾說:“萬科曾跟隨新鴻基,定期參觀他們的樓盤。比如,我們的物業管理好,有一個品牌叫萬科匯,就是跟新鴻基學的。”

  在2000年萬科管理層重新選擇大股東時,王石甚至一度在華潤與新鴻基地產之間徘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新鴻基的內地商業項目有北京APM、上海國金中心、上海環貿廣場、廣州IGC商場和廣州天環廣場,而規劃和在建的項目則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尤其是上海和南京,如上海徐家彙國貿中心ITC、南京國金中心IFC、上海莘莊天薈。

  根據福布斯實時排行榜,郭炳湘身家總值78億美元(約600億港元),爲全球富豪榜第199位,在香港富豪排行榜名列第10位。

  新鴻基:第三代接班人接管內地業務

  幾天前的10月16日,發酵了整整一個月的香港山頂文輝道超級豪宅項目,出乎意料地迎來流標,新鴻基今年的第二個“地王”項目計劃暫告失敗。與新鴻基一同失意的,還有長實集團(港股01113)、恆基兆業、嘉華國際(港股00173),以及九龍倉、新世界、中海、信和置業(港股00083)聯合體。

  9月29日,新鴻基聯手愛爾蘭開發商Ballymore,買進倫敦金絲雀碼頭超高層住宅開發項目,價值10億英鎊(約102億港元,90億元人民幣)。

  而5個月前的5月15日,新鴻基以252億港元拿下今年香港首個“地王”啓德地1F區1號底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68號用地,總面積約16556平方米,最高可建樓面面積131495平方米,未來預售價格將超過每平方米30萬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新鴻基地產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彼時對外表示,未來將投資400億港元開發該地塊。

  在香港,坊間流行着這麼一種說法:“不擁有一套新鴻基的物業,都算不上是香港富豪。”

  1972年8月23日,新鴻基以“新鴻基地產”名義在香港上市。1981年底,新鴻基的市值在9年內增加10倍,成爲香港股市中第四大地產公司。1992年底,新鴻基地產市值超越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地產,成爲香港市值最高的地產公司。郭家兄弟經營新鴻基20年,公司市值達2000億港元,資產比他們接班時增長近8倍。1993年,新鴻基藉助與北京東安集團合作開發新東安廣場進入內地商業地產,並由此打造了內地首個商業項目北京APM。

  新鴻基在業內是許多公司的榜樣,其中就包括萬科創始人王石,萬科第一個跟隨的目標就是這家香港房企。王石曾說:“萬科曾跟隨新鴻基,定期參觀樓盤,比如我們的物業管理好,有一個品牌叫萬科匯,就是跟新鴻基學的。”而在2000年萬科管理層重新選擇大股東時,王石甚至一度在華潤與新鴻基地產之間徘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新鴻基的內地商業項目有北京APM、上海國金中心、上海環貿廣場、廣州IGC商場和廣州天環廣場,而規劃和在建的項目則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尤其是上海和南京,如上海徐家彙國貿中心ITC、南京國金中心IFC、上海莘莊天薈。

  新鴻基2017財年年報數據顯示,其在內地的項目總租金收入已達33.21億港元,同比大幅提升12%,成爲集團總租金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新鴻基在內地的土地儲備達82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地產項目佔據1/10左右。

  不同於內地房企熱衷的高週轉打法,港資房企向來中意“不緊不慢”地開發並通過土地增值來實現利潤最大化。也正是因爲如此,相比內地頭部房企動輒千億的銷售額,港資房企的物業銷售額或是“小巫見大巫”。

  但是港資本就有自己的節奏。從財報看,截至2018年6月30日,新鴻基地產可撥歸公司股東溢利爲499.51億港元,較去年417.82億港元增加81.69億港元,上升19.6%。雷霆表示,2018/2019財年有信心在港實現425億港元的銷售目標,若算上內地項目,下個財年銷售目標爲470億港元。

  與積極擴大本土市場不同,港資房企如今征戰內地已稍顯保守和謹慎,但內地物業投資收入卻持續增長。這或許與港資房企已經進入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接班人有關。

  如今,新鴻基的第三代——執行董事郭基輝已經接管公司在內地的業務,他在初入華南市場時曾感嘆“在內地拍地越來越難”。而這位低調少帥的最新動向,是10月16日增持新鴻基地產64萬股,每股作價102.9港元。

  郭炳湘:豪門內鬥後自立門戶

  在香港,從來都不缺乏豪門內鬥、兄弟操戈的故事,但郭家卻能在衆多豪門之爭中鬥得別具一格。2012年3月29日,新鴻基的鉅額行賄貪污案甚至被冠上了“世紀貪案”的稱號。

  1990年,自創立新鴻基的郭得勝因心臟病離世之後,新鴻基從此進入三個兒子共同執掌的時代。按照慣例,由長子郭炳湘接任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

  但在財富與利益面前,親情和名聲常常淪爲犧牲品。

  2008年2月18日,新鴻基突發晚間公告稱,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郭炳湘因個人理由暫時休假;三個月之後,郭炳湘被宣佈出局,並由母親鄺肖卿出任集團主席;2011年9月15日,新鴻基董事局委任次子郭炳江及三子郭炳聯爲集團聯席主席,兩兄弟正式從母親手中接過掌權大棒。

  自此一來,被奪權的郭炳湘自然怒火中燒,他向廉政公署舉報了自己的兩個兄弟,致使郭炳江被判入獄5年,更牽出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貪污案。

  該事件在香港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度導致新鴻基地產股價暴跌13%,一日蒸發382億港元。此案也被稱爲香港歷史上最嚴重貪腐案,被稱爲“世紀貪案”。

  報復兄弟之外,離開新鴻基的郭炳湘於2010年成立帝國集團,繼續征戰地產界,迄今爲止投資超過百億。

  其於2010年入股的第一個項目是長實集團的馬頭角君柏,已於2016年開售。2012年又以28.26億元拿下將軍澳南項目,同年開售。

  帝國集團還積極拿地,包括2016年與香港小輪合作投得屯門青山灣段住宅地,成交價逾27億元,雙方各佔一半權益,計劃興建1800箇中小型住宅單位,總投資額約60億元。

  除住宅項目外,帝國集團亦活躍於發展商用物業,其中包括2016年與信和置業合資投得坐落布廠灣及大樹灣的海洋公園酒店項目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以及黃竹坑業勤街與黃竹坑道商貿地等。

  今年2月,帝國集團投得尖沙咀中間道“海員之家”重建項目,將發展成爲包含新會所設施及一間酒店的綜合大樓,項目總投資額約60億元,預計2022年落成。

  征戰地產之餘,郭炳湘還活躍於資本市場。據悉,他在2015年6月份聯想控股(港股03396)招股上市期間,以基礎投資者身份認購了3000萬美元股份;此外,還投資了中國金茂(港股00817)等企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