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鄭瑋

3月22日,證監會正式覈准了博通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博通集成)等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博通集成主營業務爲無線通訊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發與銷售,具體類型分爲無線數傳芯片和無線音頻芯片,此次,博通集成擬IPO募集資金6.7億元。

然而,博通集成深陷專利糾紛,被友商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力同科技)以專利侵權爲由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7884萬元。

不過,博通集成研發費用投入不小,報告期(2016年-2018年),其研發費佔營收的比重分別爲12.39%、12.22%和14.22%。

涉專利糾紛被索賠7884萬

本次將博通集成訴上法庭的,是其友商力同科技,力同科技認爲博通集成生產銷售的BK4815N系列芯片,涉嫌侵犯其名爲“一種集成對講模塊及基於該模塊的對講系統”的發明專利(專利號爲ZL200710077178.6)。因此以專利侵權爲由,將博通集成訴上法庭,並索賠7884萬元。本案於2018年10月立案,尚未判決,由於時間節點問題,並未在博通集成的招股書中顯示。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2月,力同科技曾向監管部門反映訴訟相關情況,得到的反饋是:保薦機構及律師認爲發行人不存在專利侵權,監管部門對相關覈查報告審閱後未發現異常。

事實上,這場糾紛由來已久,雙方圍繞這場專利糾紛僵持了8年左右。早在2011年,力同科技就對博通集成發起了專利侵權訴訟,但由於對“侵權所獲利益”無法充分舉證,缺少損失金額的證據而撤訴。

而此次博通集成招股書中公佈的信息也爲力同科技的取證提供了依據。力同科技此次提出7884萬元索賠金額,就是根據博通集成招股書中披露的對講機產品相關利潤情況計算得來的,該金額約佔博通集成2017年淨利潤的90%。

據瞭解,2011年力同科技對博通集成發起專利侵權訴訟的同時,還起訴了該案涉案專利的發明人之一匡國生侵害商業祕密,目前該案件仍在審理中。

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爲14.22%

此次成功過會,據招股書顯示,公司計劃在上交所發行3467.84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發行後總股本1.39億股,本次IPO募集資金約6.71億元,投向標準協議無線互聯產品技術升級項目、國標ETC產品技術升級項目、衛星定位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智能家居入口產品研發及產品化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爲6488.69萬元、6909.98萬元和7768.13萬元,分別佔營業收入的12.39%、12.22%和14.22%,在同類企業中,研發費用佔比較高。

長江商報記者還發現,由於博通集成對主要經銷商的依賴,其應收賬款增速遠超營收增速,去年應收賬款纔有所下降。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的應收賬款分別爲9714萬元、1.5億元和1.3億元,增速分別爲44.8%、54.6%、-13.3%。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爲5.24億元、5.65億元、5.46億元,增速分別爲18%、7.96%、-3.40%。

博通集成在招股書中解釋,公司應收賬款主要爲6個月以內款項,不存在重大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