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帶孩子出去玩時,孩子看到一個玩具非要買回家,明明家中已經有類似的,卻還是要買,你不給買,他就哭鬧不止,有時候甚至躺在地上打滾,孩子小的時候明明很乖、很好帶,怎麼越大越有撒潑潛力。這個時候你會給孩子買嗎?也可能你又要糾結了,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以後可怎麼管?

3歲前的孩子不會提出什麼不合理要求,除了基本日常,就是探索欲實足,好奇心使然讓他們凡事都想自己試試。三歲以前被充分滿足的孩子,隨着長大,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語言意義,基本都可以非常通情達理的跟家長溝通了。

對於孩子這種遇到玩具就要買的要求,我們不能次次滿足,也不能次次拒絕。那參照什麼比例呢?李玫瑾教授曾說三比一,3次滿足他,1次拒絕。滿足孩子時就心甘情願、滿心歡喜的,讓孩子明白交流是有用的,但又不是每次都滿足他。因爲你是他最親近的人,孩子會和你鬧,但也不能太壓抑孩子了,怎麼辦?鼓勵他和你多交流。

我覺得對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提出的合理的要求,我們家長可以及時給予,滿足他們的需要。如學校老師要求學生買某某課外書看,這個時候家長不給買那就說不過去了,甚至還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影響。

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堅定不移的拒絕,並告訴孩子不買的理由,同時也要接受孩子的壞情緒。雖然孩子當時肯定會失望難過,但他內心不會匱乏,因爲孩子的願望和感受都有被父母看到、接受,也是一種滿足。

但當孩子要某個東西,又哭又鬧甚至躺在地上只爲得到時,我們父母可以蹲下來抱抱他,或者抱起寶寶,給他一定的回應。但對孩子用不合適的方式提出要求,接納孩子的感受,引導他可以提出要玩具的要求,但要選擇合理的方式。

物質上的過度滿足必然會寵壞孩子,讓孩子不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不知道感恩父母的付出,更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此時情感上的滿足對孩子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點滴建議能幫助到你,讓我們的孩子更好的成長。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一同探討,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