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曹雪伟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号召,将自己山庄和养殖的产业转移,投身到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来,这与江苏客商曹益民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才有了今天千余亩的芡实产业种植基地和未来的升金湖半岛田园综合体。升金湖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芡实种植基地不仅推进了凤凰村产业发展,实施土地流转,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玉珍珠。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将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引领小产业撬动大振兴,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该镇用什么样的产业引导和带动农民致富?产业脱贫发展之路的闪光点在哪里?后期准备用怎样的规模去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实施?

池州市区往南50公里,贵池区与东至、石台县交界处,唐田镇凤凰村升金湖畔,便是江苏返乡投资客商曹益民投资的升金湖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望无际的水田中铺满了如荷叶般浮在水面的绿色芡实叶,与邻近的山峦错落有致,像极了一幅山水画卷。而这芡实叶底下便是引领当地农民用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水下“人参”—--芡实。

在承包人曹益民和凤凰村村民的眼里,这片芡实承载着他们的致富梦想,也是唐田镇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真实写照。

图为采收芡实

以“小芡实”打造金品牌

芡实,又名“鸡头米”,全身都是宝,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黄金”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对于芡实的价值,曹益民如数家珍。每年的8月到10月是芡实丰收和采摘的季节,他从苏州来到这里已经连续待了四五个月,从前期种植到后期采摘、加工、包装、销售,他都亲力亲为。

“芡实生长需要温暖的环境、阳光充足,不耐寒也不耐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水深30至90厘米。”曹益民告诉我们。唐田镇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位于亚洲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野生珍禽保护区——升金湖畔,生态环境优越。正好与芡实的生长环境契合。

“目前我们整合了3000余亩田地,我们整个升金湖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面积5000余亩,准备用来种植芡实、红菱、藕等水生植物,打造‘升金湖’八鲜系列产品。我生长于池州,知道这里的水土与气候都特别适合芡实等水生特产生长。所以未来我们会大有前景,帮助自己实现价值,也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安徽池州升金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曹雪伟介绍。

令曹雪伟感到欣喜的是,池州市和贵池区的各级部门都鼓励他们积极利用好“升金湖”这个国际品牌,打造特色产品。2018年,曹雪伟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号召,将自己山庄和养殖的产业转移,投身到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来,这与江苏客商曹益民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才有了今天千余亩的芡实产业种植基地和未来的升金湖半岛田园综合体。

靠“小芡实”撑起的新产业

今天,曹益民可以将芡实说的头头是道,而这其中,也历经万般难。与当地农民沟通田地,是当地镇政府与村委会领导带着他一家家跑的;种植芡实是门技术活,试验了几次种植都失败了,他就去苏州澄湖水八仙基地学习,并邀请苏州当地技术员前来指导,今天的千亩芡实也是四次失败后的成功,而种植过程中的艰辛更是让曹益民几夜未眠;果实成熟了,芡实的采摘也需要技巧,他就带领采摘人员去苏州学习。

风雨过后见彩虹。正是这种种探索,才有了今日一望无际的芡实种植基地,在苏州引入的高效新品种也使得亩产增多,现在的丰收季正是当初难处的涅槃记。曹益民的芡实种植基地的成品产量每亩达80至100斤,按照市场行情每亩的收入近8000余元。

芡实产品经过加工、包装等,将销往上海、江苏、广东等区域,曹益民不仅在苏州和上海等地设立了销售点还结合移动互联网进行销售。如今的升金湖芡实已经走进酒店、旅游景点等,并作为赠礼佳品热销国内。

“升金湖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是我们唐田镇凤凰村农业发展转型的一个新思路和新方向,乡村振兴需要突破农业发展在土地价格和经济效益方面的瓶颈和桎梏,芡实种植基地解决了本地劳务,为乡村振兴带来良性循环,我们提倡和鼓励。”唐田镇副镇长潘兵告诉我们。

用“小芡实”叩开致富门

“我们世代生活在凤凰村,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在升金湖半岛公司来凤凰村种植芡实之前,许多村民都在外打工将田地闲置荒芜,现在将田地租给他们种植芡实,每年都有几千元的租金,我们还能在他们种植的芡实基地打工,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这真的挺好的,挺幸福的。”在芡实种植基地负责管理芡实栽培、种植和采摘的当地村民汪卫兵坦言。

芡实种植基地的地块许多是以前丢荒闲置的水田,如今,将田地每亩800元每年租给升金湖半岛公司,不仅把闲置的田地盘活起来了,大部分村民还在种植基地和加工厂打工,村民收入增加了。田地之间的道路,也由升金湖半岛公司出资修建,由羊肠小道变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一颗颗圆圆的小小芡实果,逐渐叩开致富门。

芡实种植基地在种植期、除虫阶段和采摘期、加工等环节都会聘请凤凰村几十名村里的劳动力帮忙,日结算工资,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也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

不仅如此,升金湖半岛公司还增加贫困户在芡实种植基地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家里有丈母娘90多岁需要照顾,我和妻子身体都不好,一直也无子女,曹总便特意安排我在芡实种植基地负责芡实水的管理,并特别照顾我们。在这工作后人的整个心态也好了,心情也好了,自己感觉比以前开朗许多。”当地贫困户陈国河说到。

据了解,升金湖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自从进驻到凤凰村,除了管理和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外,从种植到采摘、加工基本都优先采用当地贫困户村民。

“随着后期产业的延伸和面积的增加,我们将尽力保证每个贫困户在基地都有工作,家里有上学读书的和有父母需要照顾的也会优先选用,并在节日做公益赞助。”曹益民乐观地表示。

随着第一年的成功试验,曹雪伟和曹益民计划不断扩大芡实种植基地的规模,进一步实现连片种植效益。

葛胜仲盘里,明珠芡实香。小小的一颗芡实,承载着池州唐田镇凤凰村特色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路。升金湖半岛田园综合体项目芡实种植基地不仅推进了凤凰村产业发展,实施土地流转,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玉珍珠。(据中国食品安全网 曹保春)

责任编辑:白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