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有“鹿城”之称。包头是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到了包头头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城市很整洁,还是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点让我感到惊奇,因为太原市多年争取全国文明城市都没成功,说明包头有独特之处。和太原相比这里的人少车少,但绿化很好,街道也比较宽。还有一些惊奇的是走在包头的大街小巷上也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到处都是山西口音。

北方的山西、南方的安徽,在古代的时候因为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培养出来了封建社会中最强大的两个商会:晋商和徽商。而在明末到清初的这段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的山西人移民到了蒙古,尤其是现在的内蒙地区,极大地改变了内蒙中部地区的人口和文化结构,其中52%的内蒙人来自山西。那么问题就来了,人口大迁移,山西人当时为什么要走西口?山西人的走西口,山东人的闯关东和广东人的下南洋是明清时期,中国民间自发行程的三次人口大迁移。现在看来这商机无限的大冒险,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迁移的背后却是那数不清道不尽的辛酸泪水。

在内蒙古除了蒙古族,其实内蒙有很多人都是山西或者祖籍山西的,听长辈们说他们的爷爷们是从山西走西口过来的,因为以前在山西的时候家里非常穷的,一大家子好几口人,吃饭都是吃了这顿下顿还没有着落,于是有很多人选择了走出去看看。

他们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到内蒙古来谋生。在内蒙的乌兰察布,呼和浩特,以及包头地区是相对集中的,内蒙有很多人都是山西或者祖籍山西的。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多人就落户到了当地,到现在在山西依旧有自己的亲人。

在包头地区最早的东河区“晋语”使用率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老一辈的东河人,他们依旧带着山西话的味道,我们通常叫它“此地话”在山西有“二人台”,在内蒙古很多地方也一直保留着这种习俗,老一辈的人都喜欢听。

包头是随山西人经商而兴起的城市,俗云:先有复字号,后有包头城。初末包头的,多是山西代州人,乾隆年间,祁县乔家堡的乔姓发迹于包头,后来发展越来越大。

而青山、昆区属于新城区,建成的时候,老城区的人不愿意去(另一个原因是住惯了老城区的此地人,不喜欢新城区那种风格),所以政府就吸引外来人,尤其是东北人到包头安家。为什么是东北人?因为内蒙古在当时跟东北一样冷,而且跟东三省都接壤,又都属北方,风土人情相近,都以农耕为主,所以很容易吸引人来。另外援建包钢的时候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过来很多,到现在为止,你也应该知道,东北在新城区比例特别高,在东河区很少,那里是老包头人也就是此地人的天下。

我们不远千里来到包头市的城中天然草原赛汗塔拉湿地公园。“赛汗塔拉”蒙语意为“美丽的草原”。湿地公园占地一万多亩,草原有钢城,钢城有草原。这里草绿水清,鸟语花香,牛羊成群,飞禽追逐。白云碧野相映,城市草原相连,和日轻风相谐,人影草色相融。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与蓝天白云构成了醉人的草原风光,其间珍珠般散落着羊群、 蒙古 包、勒勒车、敖包等 蒙古 族风情景观。立于赛汗塔拉深处的草色间远眺, 包头 钢城林立的楼厦就隐在天际,酷似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置 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赛汗塔拉湿地公园有四大特色:一是独特的草地与水系,这里有草地面积约500多公顷,其间有四道 沙河 穿园而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然草原湿地景观。只见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晨雾笼罩着整个草原,园中一片翠绿,小鸟尽情歌唱,到处鸟语花香。早晨的赛汗塔拉,是包头市民最喜爱的早锻炼的地方。在曲径通幽的小道上散步、健走,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眼前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美”的美景,顿时心中升起一股深情的豪迈!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在密林深处不时会有野兔、山鸡及各种飞禽追逐跳跃,这时一曲草原特有的悠远深沉的长调传来,更是令人心旷神怡。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真没想到, 包头 城中竟然还雪藏了这么漂亮的草原,而且纯粹是原生态的!”在全国也是独具特色、绝无仅有的。 二是辽阔的草原上有一排排大小不一的 蒙古包,形态各异,疏密聚散,装点其中。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朵洁白的云彩在草原上飘浮,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蒙古包实际上是给游客提供的餐馆、旅店以及各种商店,不少游客穿着蒙古袍,站在蒙古包前,用相机记录下这美丽景色,也不失为一件幸事。三是漂亮的敖包,那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它是用石块垒积起来的巨大的圆锥形体,是蒙古族牧民用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也是对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彩色的神幡在风中随风摆动,仿佛呼唤着游人们前来驻足,看上去像是巨大石头堆砌而成的小山,牧人每次经过,都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客人来时,要按 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三周,同时心中许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块以求心愿得偿。一般都扔3、6、9块石头,代表六六大顺或吉祥等。园区定期举办祭敖包节活动。祭敖包是 蒙古 族古老的文化缩影,作为一种草原文化,包含了许多 蒙古 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挖掘、抢救、保护祭敖包,对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是 内蒙古风情园,风情园坐落于园区 西北 部,可品尝到正宗蒙餐,欣赏蒙式表演,还可以与散养梅花鹿近距离接触。在广阔的绿地中,不时有鹿群和马群经过,游人拿着早已准备好的萝卜条,喂着小鹿,先是小心翼翼地触摸,其实小鹿很友善,随后很开心地围着它们快乐玩耍。如果你想骑着马,奔跑在这广阔的天地间,肆意地欢笑、高唱。

12年过去了,但游内蒙古包头留给我们的美好印象,至今留在我们的脑中,包头---一座我们忘不了的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