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洋功能塗料關鍵材料研發與技術集成應用”項目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973、國防科工局和福建省科技重大項目的支持,開展海洋工程結構長效防腐蝕、防污,特種船舶飛行甲板關鍵部位防滑、耐高溫以及隔倉防火等關鍵塗層共性技術研究,開發了海洋重防腐塗料、環保仿生防污塗料、多功能甲板防滑塗料、防腐防火雙功能艦船隔倉塗料等海工裝備防護塗層材料,並實現產業化應用,爲我國跨海大橋、核電站、船舶等民用領域和航母、艦船、潛艇等軍工領域的防護塗裝提供了核心技術與產品支撐,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中外塗料網記者注意到,入圍國家最高獎項的塗料技術成果項目:高性能海洋塗層材料設計製備新技術及其應用、海洋功能塗料關鍵材料研發與技術集成應用、超高溫熱障塗層的實現機制與方法研究、耐磨蝕抗熱震結構功能材料及塗層技術、輕金屬表面梯度塗層的界面結構調控技術與關鍵設備、高承載服役環境氧化物耐磨抗蝕陶瓷塗層製備及應用技術、室內微介孔礦物基功能性塗裝材料產業化成套技術與應用等7大項目中,船舶塗料佔比最重。

航母作爲大國的象徵,一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追求不斷攻堅的夢想,對航母的研發從未停歇。2018年11月26日,首次確認中國第三艘航母研製,已在船臺上有序建造。

中國第三艘航母將趕超英美,七項塗料成果中,船舶塗料佔比最重!

船舶塗料作爲航母必備材料,耐磨、防腐、防滑等功能尤爲關鍵。特別是航母飛行甲板塗料,除了傳統的防滑作用和耐磨特性外,現代航母甲板塗料還需要具備可降低甲板溫度、低雷達探測性、迅速凝固成型、還要耐油污能用洗滌劑液進行簡單方便清洗等特點。新型塗料的應用可對航母的甲板維護/維修時間、隱蔽性、艦員的工作生活條件以及環境等方面予以改善。

美國航母是現時全球擁有最多、排水量和體積最大、艦載機搭載數量最多、作戰效率最強大、而且全部使用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除了長壽命防滑塗料和低吸收太陽能塗料以及未來可能得到應用的激光處理金屬防滑鍍層外,美海軍還開發了甲板和艙室內地板通用的輕質、低重金屬含量的環氧防滑塗料以及可塗敷在鋁合金鋼鐵、纖維玻璃和木材等多種材料上的無煙防滑塗料。現時美國正打造兩艘排水量十萬噸的次世代航空母艦。

另外,正在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英國,也開發了新型甲板塗料和塗覆技術,該塗料的主要性能特點是耐高溫,以便航母在搭載F-35B艦裁機起降時,飛機尾焰不會對塗料產生過大的損傷。

中國新建的第三艘航母能不能用上自主研發的新型塗料?

3月26日,國家科學技術部公佈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予以受理提名項目,對形式審查合格的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9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234項以及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767項予以受理。

中外塗料網記者注意到,入圍國家最高獎項的塗料技術成果項目:高性能海洋塗層材料設計製備新技術及其應用、海洋功能塗料關鍵材料研發與技術集成應用、超高溫熱障塗層的實現機制與方法研究、耐磨蝕抗熱震結構功能材料及塗層技術、輕金屬表面梯度塗層的界面結構調控技術與關鍵設備、高承載服役環境氧化物耐磨抗蝕陶瓷塗層製備及應用技術、室內微介孔礦物基功能性塗裝材料產業化成套技術與應用等7大項目中,船舶塗料佔比最重!

據瞭解,“高性能海洋塗層材料設計製備新技術及其應用”項目針對艦船和海洋裝備塗層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在國家“973”和上海市重大科技計劃等支持下,通過樹脂的分子設計合成及其有機-無機雜化技術,發明了包括長效自拋光防海生物污損塗層材料、中塗與面塗合二爲一的長效防腐塗層材料、基於納米TiO2光催化降解原理和荷葉超疏水原理相結合的長效自清潔塗層材料等一系列高性能海洋塗層材料的製備新技術。

“海洋功能塗料關鍵材料研發與技術集成應用”項目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973、國防科工局和福建省科技重大項目的支持,開展海洋工程結構長效防腐蝕、防污,特種船舶飛行甲板關鍵部位防滑、耐高溫以及隔倉防火等關鍵塗層共性技術研究,開發了海洋重防腐塗料、環保仿生防污塗料、多功能甲板防滑塗料、防腐防火雙功能艦船隔倉塗料等海工裝備防護塗層材料,並實現產業化應用,爲我國跨海大橋、核電站、船舶等民用領域和航母、艦船、潛艇等軍工領域的防護塗裝提供了核心技術與產品支撐,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超高溫熱障塗層的實現機制與方法研究”項目針對我國重大戰略計劃的新一代航空發動機需求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的葉片熱障塗層開展應用基礎性研究,目標是發展1300℃以上超高溫熱障塗層材料技術,其關鍵核心技術及應用在國際上是嚴格保密的。關鍵核心基礎研究成果已被髮動機設計單位和熱障塗層研製單位採用,指導了新型熱障塗層的研發和應用,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1300℃級別超高溫熱障塗層在先進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的試用;大幅度改善了CMAS沉積導致的航空發動機葉片熱障塗層失效和葉片熱烈問題;已被我國航空發動機設計單位選用爲在研新一代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單晶葉片熱障塗層。

“輕金屬表面梯度塗層的界面結構調控技術與關鍵設備”項目由西安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南京浩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完成,擬提名爲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針對輕金屬應用於登陸艇、艦載機、高鐵及電動汽車等裝備而必需解決的遭彈射衝擊不剝落、遇亂石飛濺不破損、異金屬連接不腐蝕等防護塗層製備難題。

“高承載服役環境氧化物耐磨抗蝕陶瓷塗層製備及應用技術”項目針對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十大技術關鍵之一的渦輪泵動密封問題以及國外對我國技術封鎖和禁售的航空高速自潤滑關節軸承國產化中的“卡脖子”問題,開展了高承載服役環境氧化物耐磨抗蝕陶瓷塗層製備及應用技術研究。該項目製備的渦輪泵密封動環氧化物陶瓷塗層,首次滿足了我國大推力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重複啓停的高承載(PV=25-170MPa.m/s)摩擦磨損和鹽霧腐蝕的考覈要求,已在長征六號(CZ-6)、長征七號(CZ-7)和長征五號(CZ-5)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應用。實現了液體火箭技術領域的重大跨越,力助我國成爲世界第二個掌握此項技術的國家。

“耐磨蝕抗熱震結構功能材料及塗層技術”項目針對汽車、礦山和石化等行業,因高溫、熱衝擊和機械衝擊、磨蝕等嚴酷環境,導致重型汽車尾氣過濾體、大型礦井支柱等關鍵件過早失效,造成效率低下、污染嚴重、長期依賴進口的現狀,急需開發出系列耐磨蝕、抗熱震材料和產品。開發的金屬間化合物/陶瓷結構功能載體,應用於柴油車尾氣淨化,耐久性達180萬公里,微粒捕集效率高,通過英國VCA認證;開發的高通量耐磨蝕材料及技術,廣泛應用於大型液壓支架立柱、刮板輸送機、礦井大型託輥等產品,使用壽命提高2倍以上。

“室內微介孔礦物基功能性塗裝材料產業化成套技術與應用”項目利用硅藻土和海泡石等礦物材料孔道與載體作用,開發系列功能材料製備技術:材料孔徑匹配調節溼度,可見光催化和長效防黴;開發雙艙法研究揭示了塗層材料組成微結構與污染物作用規律,發明具有調溼、淨化空氣、防黴抗菌功能內牆乾粉塗裝材料(硅藻泥)和具有水蒸氣透過性好、防結露功能水性硅藻塗料;開發相關功能性測試—調溼、淨化空氣、抗菌和防結露測試方法與裝置;制定測試方法、產品和施工技術標準體系,完成了產業鏈創新和應用,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船舶因長期暴露在海洋環境中,晝夜溫差和季節變化,高鹽、高溼、高溫差的海洋性氣候使甲板基材的腐蝕加劇。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發布的《室內地坪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和《船舶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2項化工行業強制性國家標準報批稿及編制說明公示即將結束。其中《船舶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該標準(報批稿)對船舶塗料的範圍、產品分類、要求、注意事項等重要內容作了強制性規定。這說明我們塗料技術日趨成熟,塗料應用船舶達到了一定水平。

此外航母要承受陽光暴曬以及艦載機的起降,溫度提升明顯,艦載機在甲板上起降時,會對塗層產生極大的衝擊能,需要一定的彈性緩衝。而這些入圍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塗料項目,新型技術應用到船舶或航母,恰恰能攻克這些難點。

中外塗料網記者十分渴望看到中國新建的第三艘航母用上這些新技術,攻堅克難,趕超英美,萬分期待中!【中外塗料網 語飛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