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喫中藥,許多人往往皺眉,因爲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一碗黑黑苦苦的湯汁。殊不知,有一類中藥卻是芳香甘潤,口感上佳。在歷來都主張“藥食同源”的中國,有一種美好的產物便是藥膳。值此入秋之際,天氣乾燥,人體也不免口燥咽乾,最應景的恐怕就是介紹一款療效顯著、好喫不貴、適宜家庭自制的藥膳,在此要介紹的就是秋梨膏。

秋梨膏,相傳起源於唐朝。一說是唐代名相——魏徵,爲了給身患肺病又不耐苦藥的母親製作一款能入口的治肺良藥,想出了將藥物磨成細末後調入添加了蜂蜜的梨汁中,再慢熬成膏的方法,這種膏劑口感香甜,魏母樂於接受,肺病因此痊癒。另一說是唐武宗患了心熱氣促的病證,衆人束手無策,最後是被一個道士用梨、蜂蜜和各種藥材熬製的蜜膏治癒。此後,製作梨膏的方法就在宮廷中流傳了下來,直至清代末期,才由皇宮傳到了民間。現今北方地區有名的國藥老字號,一直有梨膏產品銷往海內外。

作爲一款秋季的當令水果,梨的藥用價值可謂人人皆知。久咳不愈時,老百姓大多知道要燉冰糖雪梨來止咳。入秋之後,北京街頭便開始盛行一道叫做梨湯的小喫,是選用鮮梨、枸杞、銀耳、紅棗等一同熬製的熱飲,老北京們藉此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我國是梨的原產地之一,栽培時間長,範圍廣,品種多,如今市場上常見的有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四大分屬,多有名優產品。

  • 秋子梨:主產於華北和東北各省,名品有北京的京白梨、遼寧的南果梨等;
  • 白梨:主產於華北,名品有河北的鴨梨、雪花梨、秋白梨、蜜梨,山西的油梨, 山東萊陽的慈梨等;
  • 沙梨:主產於長江和淮河流域,名品有安徽碭山梨;
  • 洋梨:主產于山東煙臺和遼寧大連。

家庭自制秋梨膏

原料:秋梨6只(去皮、核)、白蘿蔔1顆、蓮藕1節、紅棗20枚(去核),生薑3片(切絲)、老冰糖150克,蜂蜜80毫升(味淡者)。

步驟一:將秋梨、白蘿蔔、蓮藕洗淨後切成小塊,榨成汁。紅棗洗淨後,切開去核,生薑切成絲。將棗肉、薑絲與梨汁、藕汁、蘿蔔汁 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熬煮,約30分鐘後,用漏網過濾,去渣取汁。

步驟二:在過濾後的藥汁中加入冰糖,繼續用小火熬煮,邊熬邊攪至冰糖溶化,再用小火熬煮至濃稠似蜂蜜狀。熄火待涼,調入蜂蜜。分裝在無水無油的密封玻璃瓶或者瓷器罐中,放入冰箱保存。

用法:取用時,以無水無油勺子挑取適量,以溫水沖服。每天早晚各一次。

梨的品種雖然多,但是歷代本草公認可以入藥的卻只有三種,分別爲雪梨(即乳梨,產自安徽宣城)、鵝梨(即綿梨,產自河南和河北)、消梨(即香水梨,產自甘肅和寧夏的沿河流域)。現下常用的有鴨梨、雪梨等品種。

在具體應用時,中醫認爲梨“生用清六腑之熱,熟用滋五臟之陰”,不同的食用方法有不同的療效。在當作鮮果生喫或者榨汁服用時,梨的寒性尤其突出,所以對於體質偏寒、哺乳期婦女、外傷失血、小兒痘後等人羣是禁忌。

而對於教師、歌唱演員、播音員、銷售人員等長期過度用嗓的人羣則建議喫熟梨,可服用溫熱的梨汁或者煮成梨湯來潤喉護嗓。若是家中有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等久咳的患者,則可以請醫生開一些對症的藥材,打成細末或者熬成藥汁調入梨膏中。如無特殊用途,家庭自制梨膏時,可以選擇添加些應季的蔬果,如蓮藕、白蘿蔔、百合等,再加入生薑、大棗,如法配製成藥性平和的梨膏,用溫開水沖服。

再好的東西也並非適合所有人,秋梨膏也是如此,添加了治療藥物的秋梨膏更是如此。梨性寒,雖經熬製仍不免偏涼,所以平素有脾胃虛弱、容易腹瀉、手腳發涼等症狀的人羣還是要謹慎服用,一般人羣也不應過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