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獲悉,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即將在濟南開幕。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鬍雁,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廷琦,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桂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郅良出席會議。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鬍雁在發佈會上介紹,曲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門類。推動曲藝傳承發展,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繁榮文藝事業,推動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義。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山東濟南將舉辦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就是貫徹落實《曲藝傳承發展計劃》,展示曲藝傳承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

胡雁表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首次舉辦了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彙集了全部127個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是對近年來曲藝保護成果的首次集中檢閱。

2019年,以“非遺曲藝 薪火相傳”爲主題,繼續舉辦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重點在“傳”字上,主要目的是要更好地展示近年來我國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激發曲藝傳承人羣的積極性和活躍度,提高曲藝傳承保護水平,豐富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推動曲藝與人民生活更加緊密結合,推進曲藝類非遺傳承保護成果全民共享。

經過各省(區、市)推薦和專家遴選,全國共有131個曲藝項目參加曲藝周,其中國家級項目60個,省級項目34個,此次曲藝周參演項目數量多、作品精,成爲全國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展示平臺。全國的非遺傳承人將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深厚文化內涵的優秀節目通過劇場展演、進社區演出等形式展示出來,全面體現近年來我國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注重學術性,強調建立專家學者、傳承人、保護工作者的學術研討平臺。曲藝類非遺項目如何“活態”傳承、創新發展,是新時代曲藝傳承必須要回答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次全國非遺曲藝周將舉辦專業研討座談活動,邀請傳承人代表、曲藝名家、曲藝專家、曲藝創作人、非遺保護工作者參加,爲進一步提高曲藝保護傳承水平出謀劃策。

近年來,山東省、特別是濟南市,高度重視曲藝的振興和發展,再現“曲山藝海”的輝煌。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的舉辦將爲山東“曲山藝海”建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來源: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記者 伊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