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大新聞(現在汽車行業每個周都有大新聞),吉利迎來Smart,戴姆勒和吉利集團將組建合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共同運營Smart品牌,在這裏我們不談合資股比問題,只是想談談未來純電動的A00小車怎麼做的問題。

合資公司的總部將設在中國,雙方各持股50%,該合資公司預計在2019年底成立,Smart是戴姆勒旗下第一個從燃油車全面轉變爲電動車的品牌,從2020年起,該品牌在歐洲將只推出“用電驅動的車型”。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未來新車型將在中國的全新工廠生產,在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中國將成爲Smart品牌全球唯一的製造和出口基地,Smart未來產品陣容還計劃擴展到緊湊型級別細分市場。

1)吉利的A00小車計劃

吉利一開始是以帝豪EV一款車打天下,早期的時候是讓康迪和知豆放手去做,這兩家合資公司在新能源早期是火熱的A00雙子星。

2015年,知豆汽車的銷量爲2.53萬輛;2016年銷量爲2.4萬輛;2017年銷量一下子達到4.3萬輛。進入2018年以後,知豆遭遇了資金鍊的問題,銷量回到1.31萬輛。

2014-2018年 知豆銷量

康迪也是經歷了一波發展的黃金期,在2016-2018年相對比較穩定。

2014-2018年 康迪銷量

從這兩個合作來看,吉利的工程力量在裏面的參與度很低。而且總體的出貨量,確實很大一部分共享汽車來做的,參考《杭州農村出現共享汽車“墳場”》

2)從內到外的轉折點

整個轉折點,還是吉利決定把新能源開始好好做,從FE平臺上擴展,從CMA平臺的PHEV開始擴展出來PMA平臺,形成一套完整BEV發展計劃。這幾條線包括:

  • PHEV系列:領克建立在CMA上的幾乎都可以做PHEV、還有基於原有帝豪體系下的PHEV車輛
  • EV系列:從帝豪EV、帝豪Gse和後續的PMA平臺下的
  • Volvo的EV:Polestar2和原有Volvo的EV

這裏確實也沒看到在A00級別的小型車的作爲

3)在Smart 平臺上做高端A00級EV

如果按照分工的狀態持續進行下去,Smart未來都是在中國生產然後往歐洲和美國銷售,由吉利來負責工程設計內部的動力系統,這個事情就很有意思了。在之前以上的系統上面,吉利的電池覆蓋從52kWh-78kWh的A、A+、B級車型。而在A00級別提供24-35kWh配置不同的里程去適應不同的需求,配置不同的電池容量,把價格進一步壓低。

目前吉利和CATL合資,而且有意向和日韓電池企業合資,來針對不同的市場來做,基於不同的品牌可能可以把這個車型盤活。拿下Smart,再在Smart這個高端出發,然後在國內以Smart爲金字塔的頂端,再把A00國產推向城市應用,從之前的共享出行轉變爲私人的應用,這個路還是可能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小結:Smart對於吉利是不是個優質資產,完全取決於後續吉利怎麼做這個車系,能不能把小車電動化這步棋做好。我們還是可以看看吉利能不能變出花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