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8年結束,還有不到三個月時間,截至目前,全國至少已有15個省份發佈了2018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你的工資漲了嗎?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21日,至少已有甘肅、海南、天津、山西、江西、福建、內蒙古、山東、河南、四川、陝西、吉林、安徽、雲南、上海等15個省份公佈了2018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除上述15省份外,廣西也發佈通知,對2018年該地區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徵求意見。通知提出,以貨幣平均工資增長率7%作爲企業工資增長的基準線,以貨幣平均工資增長率11%作爲企業工資增長的上線,以貨幣平均工資增長率2%作爲企業工資增長的下線。

15省份最新工資指導線出爐!多地上調,這個省zui給力!

進入第四季度,全國31省份中,仍有包括北京、浙江、廣東、江蘇、重慶、黑龍江等在內的十餘省份未公佈2018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還未公佈數據的地區,部分省份仍未公佈2017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黑龍江甚至已多年缺位。

多地指導線上調 河南最給力

中新經緯客戶端對比15省份2017年與2018年的數據發現,除了上海(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不明確),今年多地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上線和下線有所上調。

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是政府對企業工資分配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制度,是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基本依據。由基準線、上線(又稱爲預警線)和下線構成。

從基準線來看,相比2017年下調的有天津、內蒙古、山東、四川、吉林、海南等6省份。另外,山西、河南、陝西、安徽、甘肅等5省份對基準線進行了上調,其中河南上調最多,由去年的7.5%上調了4.5個百分點,至今年的12%。

在上線方面,江西和上海均不設上限。與去年相比,天津、內蒙古、山東、四川、吉林、雲南、海南等7個省份下調,其中天津、內蒙古、吉林、雲南均下調了2個百分點;山西、河南、安徽、和甘肅4省份對上線進行了上調。

從下線來看,相比去年,進行下調的省份僅內蒙古和雲南2省份,天津、山西、江西、福建、山東、河南、四川、陝西、吉林等9省份與去年持平,安徽、海南、甘肅等三省則將下線上調。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公佈企業工資指導線的15省份中,只有內蒙古的上線、基準線、下線均有所下降。

有人可以會疑惑,工資指導線下降是指工資會減少嗎?當然不是。有地方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資指導線制度的重點在於引導企業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只要三條指導線——基準線、下線、上線都不是負數,就意味着政府指導的職工工資增幅都是呈上漲趨勢的。

15省份最新工資指導線出爐!多地上調,這個省zui給力!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張義華 攝

企業必須給員工漲工資嗎?漲的一樣多嗎?

關於企業工資指導線,有兩點需要明確。

一是工資指導線並不能要求企業必須給員工漲工資。據悉,工資指導線是政府向企業發佈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屬於指導性信息,並不具備強制約束力。雖然工資指導線不具備強制約束力,但多地要求加強對企業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如山西提出,企業制定的年度工資指導線實施方案,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四川則規定,企業應當把工資指導線作爲工資集體協商的重要依據,工會方應當主動發起工資集體協商要約,企業方應積極響應,雙方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企業工資增長水平和工資分配方案,訂立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協議),並將專項集體合同(協議)報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查。

以山西爲例。山西提出,經濟效益增長較快、工資支付能力較強的企業可在基準線和上線區間內安排工資增長,其中工資支付能力較強的競爭性企業工資增長可高於經濟效益的增長。生產經營正常、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應圍繞基準線安排工資增長,壟斷企業工資增長幅度原則上不得突破基準線。經濟效益和支付能力一般的企業可按下線安排工資增長。企業確因生產經營困難、不能按照工資指導線範圍安排職工工資增長的,可低於工資指導線下線(含零增長或負增長)確定工資水平,但要依法經過必要的民主程序協商確定,且企業支付給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中新經緯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