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秋節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月餅了。月餅因爲其圓圓的形狀,喫起來的時候,又是分着喫的。所以代表了一家人團圓和睦。在古代,月餅是一種祭祀用的食物。據說中秋節喫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爲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按產地分有:廣式、京式、蘇式、滇式、潮式等,被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京式月餅

京式月餅,是北方地區月餅類食品的代表品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的點心之一,京八件其中就有它一席之地。它的餡料的種類很多口感也十分的賭徒。京式月餅起源於京津及周邊地區,在北方十分的受歡迎,其主要特點是甜度適中,皮薄餡多,皮餡比爲4:6,以餡的特殊風味爲主,口感脆松,主要產品有北京稻香村的自來紅月餅,自來白月餅,還有五仁月餅等。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裏面賈母中秋賞給吹笛人喫的月餅它就是“內造”的。也就是皇宮大內做的’瓜仁油松穰月餅‘。雖然這個紅樓夢是一本小說,但是也確實真實的反應了那個時候達官貴人的生活。那麼這種‘瓜仁油松穰月餅’也就是我們現在的京式月餅。

廣式月餅

廣式月餅是目前普及度,也是人們最熟悉的最大的一類月餅,它起源於廣東及周邊地區,廣式月餅聞名於世,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它的選料和製作技藝無比精巧,其特點是皮薄鬆軟、造型美觀、圖案精緻、花紋清晰、不易破碎、包裝講究、攜帶方便,是人們在中秋節送禮的佳品,也是人們在中秋月圓之夜不可缺少的佳品。

蘇式月餅

蘇式月餅起源於上海、江浙及周邊地區,它的主要特點就是餅皮比較疏鬆,而且餡料的甜度比較高,很多人都喜歡喫這種月餅,最喜歡喫的就是它外邊的酥皮了,現在這種月餅也是非常流行的,比那種麪皮的月餅要受大家歡迎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