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顺风车惹的祸,深圳大学生打顺风车身亡,听到这则新闻小编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现在提起顺丰车好像从脑中涌现的不是有多么方便,而是各种与死亡有关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顺风车而死。

去年因郑州空姐打顺风车遇害案,乐清女孩搭顺风车遇害案等事件,两个妙龄少女都是因乘坐滴滴顺风车而被害。

在人们普天盖的谴责声中,滴滴公司也“不堪重负”下令无限期停止顺风车服务。


但当滴滴在全面下线顺风车之后,不知道其他顺风车平台有没有受到警示,我们所看到的却只有滴答顺风车,哈罗顺风车等,大肆扩张,抢夺用户的行为。

而在今天,又有一则有关顺风车的消息让我们惋惜,广东大学生小王坐“一喂”顺风车回校,途中遇车祸身亡。

3月1日,小王在返校途中,与事故身亡,网约车司机和同行另外三名乘客受伤,根据交警出具的事故认定书显示,网约车司机陆某追尾前车,承担主要责任。

经核实,陆某所驾车辆系租赁,据被害人家属称司机出发前要求小王取消订单后私下交易,车上另3名乘客也说司机要求他们取消线上订单,线下交易。

不仅仅司机有问题,平台的收费模式好像也有点让人看不懂显得十分“霸王”,当你使用这款软件,平台不仅从交易额中抽取利润,甚至你使用软件都要交钱,不久又有媒体曝出,小王父亲联系平台被挂断电话,司机和顺风车平台纷纷推责。

不仅仅是这些,平台对安全方面 似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如果说,司机和乘客发生了交通事故,则由司机和乘客协商解决,平台概不负责。

看到这里小编就不懂了,那车主和司机一旦在交通事故中意外去世了,是要去和阎王爷协商吗?

平台跟司机也好、乘客也好,三者之间都收了服务费,既然收取了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平台对于小王父亲那冷寞的态度实在让人寒心。

众所周知顺风车的本质是好意搭乘,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而不能如此吃相难看的成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营运活动。

但是在“滴滴顺风车”事件之后,很多地方目前仍然没有关于顺风车监管的细则出台,但同时还有不少小型顺风车平台在悄然运营,消费者在选择时要多加警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