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陰陽概念,東西方對它理解的差異化,也就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婚姻價值觀。

而這兩種價值觀如果不交叉則相安無事,一旦滲透,就不那麼好了。

看過易經的都知道,乾爲天,象徵男性,坤爲地,象徵女性。

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

坤卦的卦辭是: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乾卦只有元、亨、利、貞,

坤卦多了一點條件——利牝馬之貞,多的這麼幾個字,就是它的限制。

爲什麼說乾坤配?爲何是夫唱婦隨,而不是婦唱夫隨?

乾是創造的。而坤是配合的,必須要有方向,有導引,有正確的方法。所以,利牝馬之貞,就是說人的貞,要像母馬一樣。

爲什麼?母馬有一個特性,就是永遠追隨着公馬,公馬往哪裏跑,它就跟着往哪裏跑,公馬跑多快它就跟多快,不會給公馬一點點的負擔,不會變成公馬的累贅,反而會變成公馬的伴侶。這就叫做夫唱婦隨。

但是今天有很多人聽到夫唱婦隨就火大,特別是較敏感的寶媽們。加上商業文章大肆宣揚“做自己”,“對自己好一點”,“活出精彩”等等,都是主張自由,任性。是啊,你不任性一點,那些化妝品怎麼賣出去啊!你不活得精彩,旅行機票景點門票怎麼銷得好?!不排除這些雞湯有勵志成分,但不能解決家庭和諧的實質問題。你自我一點,家的凝聚力就減一分。你花錢大手大腳一點,家裏就鬧矛盾。你看似活出了精彩,卻以犧牲和諧爲代價(當然家裏有礦的除外,這裏指普通家庭)值麼?中國人的家庭本源是利它,是“合”的模式。不像西方,是自主利已的模式。

婦唱夫隨不可以嗎?當然可以,我花自己的錢有錯麼?沒錯。但是東方的智慧告訴我們,這樣的結局大多數不好。做自己到時大多隻剩自己,活出精彩到時成爲無人分享的精彩。中國的持家之道從來都是主張禮讓退讓,不鼓動任性。

因爲坤卦的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告訴我們,坤的主要精神還是在於配合、包容。

乾的責任

乾是天,龍才能飛上天,所以乾用龍。坤是地,用馬,因爲馬在地上跑得很快,只受一個限制,就是龍往哪裏走,它就往哪裏跟,這樣就叫做龍馬精神。而龍也有責任,要走向正確的方向,如果帶錯了,將來就會和馬同歸於盡。所以,龍馬精神,就是要求領頭的人要端正方向,要保持良好的速度,同時要看左右有什麼障礙,並事先加以排除,這樣牝馬纔有辦法一路地追隨上來。

易經說,男乾女坤,各盡其責家庭才能和諧。孔子《禮運大同篇》中說男有分,女有歸。可見對男女的要求是不太一樣的。男有分,就是男人要盡家長的責任,保證家裏經濟開銷,做重要的決定,負責稍重的體力勞動。

現在爲什麼家庭搞不好?爲什麼夫婦要離婚?不懂各家庭中各自職責與相處之道。

何爲家的相處之道?很多女人說,我把家裏能做的都做了,但最終離婚了。爲什麼?當一個女人把家裏所有的事情統統做完了,她的男人就沒有分了,沒有參與感——兒子是你生的,家裏面是你整理的,東西是你擺的,孩子教育也做決定,男人跟這家沒有分了。所以男人如果只從經濟上對家庭有貢獻,那麼就不算共同在經營的婚姻。

所以女人也不能太能幹,做好本分的那部分,該讓男人承擔的必需讓男人承擔,否則最後就會責任失衡,矛盾不斷。所以和諧的家裏,男女雙方總是能把握好一個度,就是分寸。不是忍,或一味地強勢。

“坤”一定要順從“乾”嗎?

《易經》告訴我們,坤是從屬配合,不是服從。任何事情都是有條件的,不是絕對的。就像封建時期把女人的約束絕對化了,纔會在之後引起那麼大的反彈。易經也從來沒有把女人的地位放在必須服從的等級。

你看,牛不是更順從麼?坤卦卦辭爲什麼不說“利母牛之貞”? 而是牝馬之貞?在大家的印象裏,牛是比較負重的,要牛緊跟不捨恐怕有點困難,而馬是比較輕快的。而且雖然牛是順從的,馬也是順從的,可是牛,你不管叫它做什麼,它都順從,這就是盲從;馬不一樣,雖然馬忠貞不二,但是會堅守原則,該跟從的纔跟從,不該跟從的還是不跟從。

所以《易》中用馬不用牛是有深刻意義的。做妻子的不能是丈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只有丈夫的要求是正當的,才能全力配合;如果丈夫的要求不合理,就堅決不能跟從,這樣才叫利牝馬之貞。

坤的美德

坤有個美德,就叫成全,我們現在很少有人懂得什麼叫成全。太太雖然不一定比先生能力弱,但是爲了整個家庭,要集中力量,讓先生沒有後顧之憂,成全先生,這纔是比創造更偉大的,叫做婦德。但是,因爲現在大家只計較功勞,那種看不見功勞的事情都不願做,當然就談不上成全。而這種看不見的功勞,在古代大多具有“奉獻”,“敬畏”,“自律”的特性,而稱之爲“德”。

在國學衰退期,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把“四書五經”之類書籍當作無用之物,“讀來幹嘛?”。就像前陣子知乎上有個很火的題目“讀了那麼多書最後都忘了,到底有沒有用?”,是的,看似沒有任何實用之處,但是它潛移默化對你價值觀、人生觀、德行氣質的影響與養成是不可估量的。爲什麼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讓人失望,就是把那些“看不見”的東西都扔得差不多了,比如“信仰”、“誠信”、“德行”、“敬畏”等等。有關德行之後再講。

乾卦講的是乾元,坤卦講的是坤元。只有乾元,就會只有理想,而始終不能落實;只有坤元,雖然能夠喫苦耐勞,但是卻沒有理想。所以,乾元跟坤元配合,才能使得理想落實。前面有人引導,後面有人能夠把事情做好,這就叫做乾坤配,

所以中國也會有這樣的諺語:夫妻齊心,其利斷金。

老子的主張大家都很清楚,叫做不敢爲天下先。不敢爲天下先,就是講坤卦的。因爲坤卦一定要追隨在乾的後面,否則,有時會得到反效果,越努力,事情反而越糟糕,矛盾越大。

(未完待續)

點擊“瞭解更多”,免費《易經入門視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