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與4個外部第三方賬號解除綁定後,APP註銷二次檢測仍提示,周揚的賬號存在與第三方賬號綁定關係。隨後,周揚在社交網站搜索到了APP開發商部分管理人員的賬號,逐一向他們發送了註銷賬號的訴求。

原標題:註銷一個APP,遇到多少小“霸王”?

27歲的周揚(化名)是北京某大學的法學在讀博士。此前,他有個閒置很久的APP賬號想要註銷,可前後忙活了好幾天,與客服經過多次“無效”溝通後,最後以“個案處理”的方式得以解決。

根據現行的網絡安全法、《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互聯網信息服務後,有權要求運營方停止對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並刪除已收集的信息,運營方必須爲用戶提供註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

周揚很不解:“註冊一分鐘,註銷好幾天。這中間商家究竟設置了多少‘隱形霸王條款’?”

第一關: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APP註銷賬號要求接收短信驗證碼二次驗證。但周揚註冊賬號的舊手機號碼已經不再使用。在線客服要求他通過賬號申訴,重新綁定手機號碼。

“申訴表格要填寫賬號註冊時間、歷史登陸地點、使用過的密碼等信息,有些信息真的記不全了。其實這些都還好,可是下面有一欄竟然要求填寫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周揚說。

“註冊賬號時已經基於實名登記的移動電話號碼進行過實名認證且曾經綁定過銀行卡,註冊後能夠正常使用APP的功能就說明實名認證是成功的。註冊賬號時都未曾填寫個人敏感信息,爲什麼申訴或者註銷卻要填寫?”周揚不解。

“掰扯了大概兩天吧,實在沒辦法了,只有按他們要求填寫個人信息了。“周揚對此頗感無奈。在按照平臺要求填寫完畢申訴信息幾個小時後,周揚終於重新綁定了手機號碼。

第二關:代金券必須使用且無法轉贈

周揚進入APP賬號註銷程序後,幾項“任務”又讓周揚犯了難。《工人日報》記者在該APP賬號註銷說明裏看到,註銷賬號必須要滿足賬號已實名認證,賬戶電子錢包不存在餘額、卡券,外部第三方賬號已經解除綁定等5個前置條件。

周揚的賬號曾經收到過平臺贈送的供在APP內消費的代金券。“之前賬號的代金券還有兩年才過期,客服說只要代金券沒有使用或者作廢我就不能註銷賬號,同時代金券無法轉贈他人。這不就是霸王條款嗎?” 周揚告訴記者。

第三關:必須解除所有第三方賬號綁定

與外部第三方賬號解除綁定是周揚需要闖過的另一關。“確實不記得綁定過哪些賬號了。”周揚認爲,解除綁定賬號並無意義,“我既然已經決定註銷賬號,難道還會去登陸第三方賬戶嗎?”

在朋友的提醒下,周揚在一家可以付費查詢註冊記錄的平臺上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他向記者解釋:“一些APP、網站在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後仍然需綁定手機號碼,這算是變相用手機也註冊了其賬號。”

在與4個外部第三方賬號解除綁定後,APP註銷二次檢測仍提示,周揚的賬號存在與第三方賬號綁定關係。真的就沒招了嗎?周揚不甘心。

第四關:找到管理人員“正面剛”

周揚嘗試撥打了APP服務熱線,直接要求別的高級人工客服介入處理。

“客服的回答只是更禮貌、更官方,還說即使再高一層的管理人員介入,仍無法按照我的要求來滿足。”周揚說。

隨後,周揚在社交網站搜索到了APP開發商部分管理人員的賬號,逐一向他們發送了註銷賬號的訴求。“我痛斥了客服的不負責,告訴他們如果訴求得不到滿足就要找媒體曝光,並留下了聯繫方式。”過了兩天,周揚就接到了客服回電。

客服在電話裏詳細詢問了周揚的訴求,告知周揚因爲情況較爲特殊,可以爲周揚申請作“個案處理”,賬號註銷成功後會再次回訪周揚。

“接到電話第二天,我就收到了註銷成功短信,隨後又接到了回訪電話。客服再次表達了歉意,希望有機會我還能使用他們的APP。”但周揚說,自己肯定不會再使用“流氓APP”了。

“較真兒”的周揚最終得到了“個案處理”,成功註銷賬號。但他發出疑問:如果碰到“軟柿子”用戶,或者更加“流氓”的APP,註銷賬號還會這麼容易嗎?總不能每次註銷賬號,都指望“個案處理”吧?

8月29日,記者致電該APP開發商客服。客服告知,目前註銷賬號的程序已經優化,註銷前置的幾項條件大部分已取消,只要用戶在註銷風險告知中選擇勾選願意承擔註銷帶來的風險即可註銷賬號。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