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彼時,一家三口,歲月靜好,再回想那些逝去的老兵,遊離的百姓,命如草芥,早已消失在紅塵中,沒有懂他們的悲傷,彷彿從來不曾存在過。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原標題:古今最悲傷的一首詩,80個字,很多人哭着讀完!

有這樣一首詩,小編每每讀起的時候,都會流下眼淚。

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優美的意境,它只用最平常的話語,卻讓人痛徹心扉,讓人淚如雨下。

這首詩就是產生於漢魏之間的《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飰,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一位老兵,15歲就當兵了,80歲才得以回到故鄉。65年的歲月,征伐在戰場上,當他年老體衰,回到家鄉時,卻發現房屋一片荒蕪,雜草長滿了屋子,家裏的親人,已經化作一座座墳丘。

有些迷濛、有些渾噩、有些悽愴的老人,像對“松柏冢累累”不聞不見一樣,對荒涼的家園的感觸也變得麻木了。

他默默無言地舂去成熟的穀子的皮殼,採下冬葵嫩嫩的葉子。而當飯熟羹沸時,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該給誰喫。

這是一段悽愴的寫作,當你準備好了一切,可是親人們早已不在了。無人可共食,人生最大的悲傷。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

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潸然淚下。“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豐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內涵。

他已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艱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場風塵、六十五年人世滄桑的老淚,撲簌簌落到滿布征塵的衣襟上。

這首詩創作於漢魏之際,當時,正是天下大亂之時,諸侯割據,戰亂不斷,百姓生靈塗炭,流離失所。幾經坎坷的老兵歸來,家中親人死散,是那個時代最常見的現象。

老兵征戰65年,歸來家鄉,是何其幸運。可是回到家,親人已成墳墓,卻又是何等的悲傷。

在電視劇《軍師聯盟》中,再現了這首《十五從軍徵》,一家三口,女兒坐在牛上,唱着這首歌謠。

彼時,一家三口,歲月靜好,再回想那些逝去的老兵,遊離的百姓,命如草芥,早已消失在紅塵中,沒有懂他們的悲傷,彷彿從來不曾存在過。

一旁的曹操和司馬懿聽罷,也感慨不已:百姓真的太苦了。

元代散曲作家張養浩在《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寫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時代更迭,最苦的,還是百姓。正如這個漢代的老兵。

一個漢代的老兵,在戰亂中的悲慘遭遇,讓千年後的我們也爲之落淚。

戰爭,永遠是人類最大的災難。安定和平就如同空氣,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可貴。

願中華大地永無戰火,願每一個人都能平安喜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