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好联系我,希望能多介绍一些中国产的照相机。这个真的有些难办,因为我手里除了中国为境外公司做的贴牌国产机相对多一些之外,我手里的国产相机实在少的可怜。不过既然大家有这样的建议,我就尽最大可能满足那些希望看到国产相机的同好们的要求吧:今天就介绍一款苏州照相机总厂制造的虎丘35-3旁轴。

不过我实在担心,看完我的介绍,也许大家会丧失对国产相机最后的一点儿美好印象。因为这款虎丘35-3的做工和相关配件的质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根据庄克明老师在其《中国照相机》一书中的介绍,虎丘35-3是“苏州照相机总厂1987年研制成功,1988年5月通过由十八个单位、二十六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样机进行的鉴定。该机以塑料为主体结构,四片三组, 38mm/2.8镀膜镜头,具有小广角功能;电子程序快门,测光钮设在机后顶部;亮框式取景,机械自拍器,内藏式闪光灯,属普及型相机。当时售价174元。”

虽然我对国产相机的发展了解的不多,但从庄老师的介绍来看,这款虎丘35-3的技术指标应该还算相对不错了:带测光,而且可以实现光圈优先的快门自动设定,毕竟是30多年前的产品了。否则,也无需18个单位、26专家来进行鉴定了。要知道30多年前的专家可不像现在滥竽充数的“砖家”那么多。

该机采用两节5号电池作为电子测光的动力,测光启动按钮在相机的背部,也就是下图中“中国苏州”几个汉字左侧的那个红色按钮。该机的测光电眼在镜头座的左侧(面对镜头),下图中红圈内;黄圈内的则是所用胶卷的感光度设定显示窗。

虽然这款虎丘35-3的商标品牌使用了汉语拼音“HUQIU”而没有使用汉字,但在其后盖内侧的相机编号上却使用了汉字“苏”作为编号的前缀,如下图所示。这是我在其它任何品牌的国产相机中,都没有看见过的,有点儿意思。

该机作为一款塑料为主要材质的机身,其用料和做工肯定不能与金属材质机身的相机相提并论,这点大家一定要有合理的心理预期。只是我这台35-3的闪光灯根本无法在其不弹出的状态卡住,而总是处于弹起备用的状态,这点让人有点搓火!没有人总是使用闪光灯进行拍照吧。

除了这一点做工略显粗糙之外,该机的说明书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在拍照片的时候,总是觉得我在取景器里看到的说明书是歪斜的,来来回回摆放了数次都解决不了。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说明书本书就是歪七扭八的!

更有甚者,说明书中数页上的图片和文字都是重影的,请看下面两张图(清晰页与重影页的的对比)。虽说这样的重影倒不至于影响说明书的实际使用效果,但这看起来实在令人闹心,也不会对使用这样说明书的相机生产厂家心存什么太好的印象!

我手里这台虎丘(对于国产相机而言,我个人还是喜欢用汉字来称呼)35-3倒是带有原包装纸盒的,上面印有苏州照相机厂的英文“SUZHOU CAMERA MANUFACTORY”。只不过在工厂英文的后面画蛇添足地增加了一个英文字母“C”,变成了“MANUFACTORYC”。我不知道,一个老外看到这样的产品包装盒会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哈哈。

我这台虎丘35-3随机带的检验合格证时间是1989年2月份​。

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各位还是看图吧。虽然这款虎丘35-3的做工令人不敢恭维,但国产相机毕竟是从无到有、从仿制到研发走过来的一条路。所以我个人还是非常敬佩那些致力于收藏和研究国产相机的收藏家和爱好者的,我的很多相机收藏界的朋友也都是收藏国产相机的大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管怎样,有良好的兴趣爱好,终究是件好事情。“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作者:张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