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ca Rapid D1是日本富士公司在1966年推出的一款使用Rapid胶卷的旁轴相机,该机主要的特点有两个:1、该机为一部半幅相机;2、该机是发条为动力进行过片的相机。

说到日本富士公司,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因为即使没用过Fuji的相机,但应该不会没有用过Fuji的胶卷,哈。实际上,Fuji公司最早就是生产胶卷的。Fuji公司成立于1934年1月20日,成立之初产品就是各种胶卷。从上个世纪40年代起,富士公司开始生产军用光学玻璃产品,并在1948年开始生产照相机。

Fuji公司的第一款相机产品是Fujica Six(富士6)。到了1970年代的后期,Fuji公司制造的相机开始使用Fujica的品牌,就是Fuji+Camera的意思(富士和相机的英文组合,Leica和Yahsica也是类似的意思)。到了1980年代中期,富士公司又将相机品牌Fujica改回为Fuji。到了1990年代中期,富士公司又将Fuji这个品牌改称为Fujifilm(富士胶卷)。

从1988年开始,富士公司就开始涉足数码照相机的生产,并一直持续至今。

而Rapid胶卷,则是德国Agfa公司在1964年推出的,目的是为了同美国Kodak公司的126胶卷进行竞争。Rapid胶片系统是将35mm胶片装在特殊的金属片盒中,但是这种片盒没有中央转轴,因此高度比标准的135胶卷盒短。下面两张图片就是普通135胶卷片盒和Rapid片盒的对比。

使用Rapid胶卷的相机,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没有倒片旋钮!这是因为Rapid相机会将拍照完毕的胶片过片到另外一个相同的空盒中。这一点和120相机基本一个意思,只不过120相机使用的不是片盒而已。

所谓半幅相机,就是拍摄的底片画幅只有普通相机的一半:普通135相机拍摄的底片为24X36毫米,半幅相机则是24X18毫米。所以半幅相机水平持握进行拍摄的时候实际上是竖状的底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像模式,要拍风光模式的底片时,必须将半幅相机竖立持握!所以我在第一次使用半幅相机时,非常的不习惯。下面几张图片,就是这款Fujica Rapid D1半幅相机与另外一款东德制造的Beirette SL100N片仓的对比图,可以看到底片画幅的大小对比。

这款Fujica Rapid D1采用了富士侬1:2.8/2.8cm的镜头,光圈为2.8、4、5.6、8、11、16和22,共7档。快门速度为1/30、1/60、1/125和1/300秒和B门,没有慢速门。该机可以进行自动曝光,曝光通过镜头周边那一圈硒光测光电池来控制,只需将光圈调整环调整到A档即可。

这款Fujica Rapid D1的取景窗中可以看到光圈和快门值,如下图所示。

该机的底部有个大大的旋钮,按照上面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即可上紧发条,之后按下快门按钮后,发条即可进行自动过片。经过测试,我手中的这台Fujica Rapid D1的发条连续过片7-8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这款Fujica Rapid D1的机顶右侧(镜头向前时)有个旋钮,上面有“SELF TIMER”的英文,这个就是该机的机械自拍上弦装置。在按照旋钮上的箭头上紧自拍后,其启动装置在相机机背右上方(下图中红圈内),将这个中间是绿点的开关向右拨动,即可启动自拍。这个开关的左下方“L”应该是英文LOCK锁定的缩写,右下方的“S”应该就是英文START启动的缩写。

这款Fujica Rapid D1的自拍上弦装置设计的很有意思,换个方向看,我个人觉得就是个笑脸的形状。

该机的计数器位于相机机背的右下角(镜头向前时),不过该机的计数器是倒数方式计数的,而且最大数字只有24。难道Rapid胶卷只能放12张底片的胶卷吗?因为这台是半幅相机,它的24张也就是相当于普通135胶卷的12张而已。但前面介绍时我也说了,Rapid胶卷的片盒中间是没有转轴的,理论上应该可以放得更多啊!这个问题,令我觉得某些莫名其妙。哪位同好实拍过这款Fujica Rapid D1、或者使用过Rapid胶卷的话,还望赐教,谢谢!

其他的好像也无需多做介绍了,还是请各位看图吧。

作者:张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