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的每一個剪輯點,攝像機的佈局和演員的演繹,都在於導演的場面調度。攝像的偏好和運用攝影機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一些資深的攝像師非常值得研究和推敲,他們對一部電影的影響遠遠超過演員和導演。

追溯至文化極爲繁盛的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吟詩作對之外,還有什麼文化?詩歌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它必須有嚴格的韻律和敘事。就古人來說,從社會制度到意識形態,無一不對人有着嚴格的等級劃分制度。沒有上過私塾的人,是沒有理解高雅文化的能力的。於是在市井之中,便流傳開來一種門檻不高,但極其容易傳播的文化樣式——皮影戲。

春節檔、暑期檔、畢業檔,包括臨近十月的國慶檔電影,就是中國古代皮影戲的衍生品。當然,西方對電影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各地不同的電影流派也有不同的論調。不過,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在於電影評論,就不展開敘述、以免文章無法收場。

電影最初只是紀實記錄,簡單的理解就是如今的紀錄片。具體來說,所謂的記錄就是盧米埃爾兄弟的《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整部片子只有一個鏡頭組成,沒有影響和情節設計,更談不上故事情節和矛盾衝突。直到近代,蒙太奇剪輯手法的出現,使得有故事情節架構的電影不斷產生,有故事就有人物,有人物就有情感交雜,有情感就有評頭論足,於是影評出現了。但,讀故事的評論只是普通大衆對影評的認識,專業的影評至少有十三個要說的點。大草也把這十三個點稱爲影評的切入點,它們分別是:

導演、攝像、演員、劇情、鏡頭、矛盾、剪輯、色彩、光影、視聽、道具、轉場、環境。

一篇文章不能囊括一切,所謂包羅萬象都是平日裏點滴的積累。因此,這篇文章大草就以自己認爲最有必要和最常見的四個點展開討論,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以此爲基礎和大家一起討論學習,大草會將這四個點整合爲兩個大點。

一、電影締造者——導演、編劇

導演和編劇於一部電影而言,正如一個人與其父親、母親。大草日常看到一個人的品性、舉止,就會在腦海裏爲其父母畫像。就大概率事件的基礎出發,我認爲家教是一個人之所以會成爲這樣的人,而不是成爲那樣的人的關鍵。

電影院中,一部電影結束總有觀衆小聲評論“這部電影真好看,某某演員不錯。”、“這部電影太垃圾了了,某某演員出演的電影果然不中看。”普通觀衆下意識的把電影的創造者看成了其中的某個演員,而我不敢苟同。尤其是在當代中國,幾乎所有的演員即戲子,他們只是聽命於導演的機器,參與藝術創作的部分除了天生帶來的皮囊和基礎的後天教育,還有什麼呢?

電影的每一個剪輯點,攝像機的佈局和演員的演繹,都在於導演的場面調度。譬如中國導演吳京於創作的《流浪地球》和庫布里克的《2001:漫遊太空》,兩部電影都是科幻片,但因爲導演個人的經歷和創作意圖不同,對電影的評價就會隨着歷史的推進逐漸的嚮導演個人靠攏,而影片不過是導演個人才華和思想的表現形式。如果一部影評對導演的生平過往隻字不提,那這絕對是一篇極度失敗或者賺取流量的影評。正所謂:跳樑小醜,譁衆取寵。

二、世界構建師——攝像、剪輯

攝像機非常奇怪,他對電影創作者而言是觀察和捕捉這個世界的眼睛,但對於觀影者而言卻是瞭解電影裏那個世界的窗口,唯一的窗口。因此攝像和剪輯同時肩負着造夢和還原夢境的作用,造夢對攝像而言即捕捉影像,對剪輯而言即取捨影像;還原夢境於攝像而言就是還原現實世界,於剪輯而言就是歸整世界。

正因爲不同的攝像和剪輯的存在,我們纔看到了無數部視角不盡相同的電影。攝像的偏好和運用攝影機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一些資深的攝像師非常值得研究和推敲,他們對一部電影的影響遠遠超過演員和導演。譬如中國攝像師顧長衛,他在電影《孔雀》中就多處運用到三角形構圖法則,和三點布光原則,對人物的情感表達普通觀衆無法感覺到是怎麼感受到的。可細細研究,正是攝像機的位置、高度和角度,無形中的藝術修養給觀衆已心理上的審美滿足。

影評中如何分析攝像和剪輯呢?攝像師攝像機的指導者,攝像機的位置、所創造的景別、構圖都是可以評論的點,而剪輯則更多,他設計電影的視聽感受,每一個幀都有評論分析的餘地。

歸根到底,影評不是主觀的吐槽。專業的影評中,作者應該是沒有鮮明的立場的,文章是盡力的還原電影本身。幫助觀衆理解電影是影評的第一層,幫助電影創作者學習、改進,通過影評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是更深的一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