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月至11月,受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鄭裕彤博士獎學金資助,我赴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腎內科進行了3個月的訪問學習。此次訪學經歷與感悟頗多,總結如下,與大家分享。

香港大學被認爲是亞洲最具名望的大學之一,有亞洲常青藤之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於1887年由倫敦傳道會創立,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習醫於此,爲書院第一屆畢業生。瑪麗醫院是香港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公立醫院。

瑪麗醫院腎內科病房包括腹透病房、血透室、移植病房、普通病房和重症病房。醫務人員包括Attending(主治醫師)、Resident(第二、三年住院醫)、Intern(第一年住院醫)。住院醫每天早晨800到病房查房,瞭解病人前一天晚上的情況及前一天的相關檢查結果及治療反應,並準備好每個病人的臨牀資料,以便當天查房時向上級醫生彙報。每週一下午200是科研彙報,臨牀與科研結果相結合,分析討論研究結果。每週二上午11點內科大查房。查房時,住院醫師彙報重點病情及重要化驗結果。病房配有移動的電腦系統,住院醫生推着電腦車查房,有問題隨時可即時查看臨牀資料及影像圖片,也可隨時進入醫囑系統查看藥物使用情況。每週二中午1200是內科的專題講座及培訓時間,這是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傳統,每週一個內科科室準備病例,講者以住院醫生爲主,教授爲輔,內科學教授及醫學生坐在一起,通過問答的形式一步步啓迪,通過病例分析學習疾病的診療思路、診斷及鑑別診斷、治療方法和最新進展等。每週三下午500是腎內科與泌尿外科的多學科討論,通過會診討論給病人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每週四上午1000是集中腎穿刺活檢,由放射科醫師在B超引導下進行操作,所有病人穿刺結束後,放射科醫師與腎內科醫師進行簡短的小講座或者交流。每週五下午400是病理討論,由住院醫師簡短彙報病例,然後病理科醫師對週四進行的腎穿刺標本進行分析解讀,繼而腎內科醫師制定治療方案。經過每週的讀片學習,年輕醫師可以熟練掌握腎內科常見病的腎臟病理特點,通過親自觀片,對病人的治療及後續隨訪效果有更深的體會和收穫。

參加港大深圳醫院病理學習班

雖然之前對瑪麗醫院腎內科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遠不及這3個月現場體驗感受深刻:①注重人文關懷:在醫院3個月,我切實體會到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涵義,強烈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關懷,沒有勉強的治療。因爲是預約制,每個病人都有充分的時間瞭解自己的病情,聽取醫生的建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醫生共同制定一個治療方案。無論醫務人員對患者,還是患者對醫生,彼此之間都十分尊重和信任,患者的依從性自然而然也提高了。走在醫院裏,無論是著名的教授還是實習同學,相遇時都會減慢腳步點頭問候,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溫暖。醫院照片牆掛的是許多燦爛的笑臉,有患者、有醫師,沒有凸顯教授,體現了對每一個人的尊重和人人平等。在瑪麗醫院,醫務人員臉上的微笑常常感動着我,引導我努力成爲一名有溫度的醫生。②重視多學科討論和治療:在瑪麗醫院,我感觸最深的是這裏的團隊合作精神很強。涉及到相關係統疾病時,會診及時高效。每週都有各學科的學習和討論,擴增年輕醫師的知識面。每週的腎內科和泌尿外科的會診與討論也及時有效地爲需要的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方案,同時也提高了兩科室醫生的多學科水平。每週二的內科學講座,各個內科教授們與學生坐在一起,討論積極又熱烈。③教學意識強:瑪麗醫院是香港大學的教學醫院,好爲人師體現在各級醫生身上。除了每週二的內科討論學習,專病門診的醫生還負責帶教。門診帶教實行的是“bedside教學,帶教老師一上午只接待1-2位病人,見習醫師從問診到體格檢查到病情分析,各個環節帶教老師會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啓發式提問、詳細講解。通過1-2個病人的學習,見習醫生理論結合實際,增加了對理論課知識的理解。④注重科研與臨牀的結合:瑪麗醫院腎內科有自己的實驗室,科室的主治醫生都是各自感興趣方向的專家,通過臨牀觀察和分析,提出科研問題,通過研究去證實臨牀發現背後的機制,不斷提高臨牀能力。每週一是科研討論,每週一個主治醫生對自己的科研工作進行彙報,進而大家討論,提出問題或改進意見。

短短3個月,香港之行讓我受益匪淺,所見所聞可能有些侷限,語言文化的差異可能有的地方理解不夠準確。內地的治療水平總體來說並不比香港差,但香港醫生的規範、嚴謹、深究問題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雖然制度不同,但一切爲了病人的目標是相同的。感恩並珍惜這次機會,激勵我今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