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獨立站的新手賣家剛開始都會選擇SEO作爲開始的流量入口。結果項目都基本停止了。依據目前行業的形勢以及SHOPYY掌握的數據來看,SEO不停的在萎縮下滑, 目前綜合來看,SEO其實是一個性價比很低的渠道。

1 .雙刃劍

如果SEO通過黑帽手段上去的,流量是漲的很快,但是排名極其不穩定,這樣就很容易進沙盒甚至被懲罰。但是如果爲了穩定排名,採用白帽,這樣又會導致週期太長,回報週期太長。操作起來就會很尷尬,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2. 從業市場小

很多從事SEO的人員主要來自於仿品SEO公司, 而目前谷歌算法越來越智能,基本上2013和2014年仿品做SEO的越來越少,這樣一來新鮮血液就沒有了。少數老玩家仍然在做, 大部分人員(猜測90%以上)基本轉型做第三方平臺或者廣告投放。

3. 週期長

一個新的獨立站,從0開始做到有一定流量,這需要漫長的準備期。可能3-6個月,甚至可能更長的時間,而且還很難保證能做到什麼程度,要是有新品擴充品類又要重新來過。

4. 團隊問題

獨立站的SEO優化人員架構都是主管+助理, 基本配備一個月大概在 1-1.5W的支出,三四個月大概支出4萬,要是做不起來還面臨裁員的難題。並且 團隊籌備也無法能保證立刻組建,團隊也需要時間互相磨合。SEO的職員也是靠KPI喫飯,也就是看訂單量有多少。但是這方面統計績效很難,而且在3個月以上的週期基本上只能拿底薪,漲薪空間也有限,團隊就不穩定。

5.小站的優化天花板太低

由於SKU少,所以能優化的空間就很小,可能只能夠優化個大幾百或者小几千IP,這樣轉很難保證業績。畢竟站內更新有限,要是沒有新的內容,爬蟲訪問就會越來越少。這樣流量就無法繼續上升,也難以找到持續的更新。

6. 靈活度低,無法掉頭

關鍵詞如果選錯或者轉化率不好,想要掉頭就難了,基本上要重新來過。可是頻繁修改關鍵詞,搜索引擎要再次識別,對優化是損害很大,因爲這又是一個漫長的週期。

7. 無法量化,爆發

即便產品的轉化率不錯,想擴大規模,SEO團隊也無法在幾天內流量翻倍。又由於週期的不確定性,這樣很容易錯過銷售旺季。

綜合來看,SEO在跨境電商不是一個主流,穩定的渠道。目前來看比較適合 :

1.大綜合站(SKU幾十萬的),不過大部分初期都是以廣告爲主。畢竟要融資的,數據報表很重要。

2.廣告上不去的,例如成人用品。

3.網站銷量已經穩定,發展SEO做輔助流量渠道。銷量已經十萬美金每月以上了,就可以逐漸考慮SEO的輔助渠道。

SEO限制如此多,是否有別的替代方法呢?

目前以SHOPYY的整體數據分析來看, 在SHOPYY平臺 TOP-100的店鋪,預計只有不到5% 店鋪的主要流量是通過SEO來的。絕大部分來自於付費廣告,相比於SEO來說,付費廣告有以下優勢:

1.來源豐富

Google adwords, Facebook, Bing, Yahoo, Twitter, Baidu, Yandex有無數的流量渠道可以選擇。

2.速度快

從開戶到上廣告,可能就需要幾個小時,最多就2-3天。

3.設置靈活

可以添加很多的關鍵詞或者多個廣告圖組,只要觀察數據就可以改進優化。下架質量低,轉化率低,ROI低的。當然對於擴展新的品類,也簡單靈活有效。

4.團隊配備

除了可以外包給營銷公司,如果公司團隊有懂互聯網的,可以自己開戶操作,甚至不需要增加人員。

5.週期短

只要廣告一上,每天都可以通過數據知道效果如何。SEO預算需要4W,但是這4W要是投放在付費廣告裏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6.風險可控

相比SEO來說,花了4W要3個月後才知道推廣做到什麼程度,這就很有可能會導致全部虧損。而在付費廣告的1個月裏,每天大概有1.5k的預算, 每天的投放效果都有數據可以查看跟進。一旦發現有些轉化率有限的產品,可能第一週後就可以暫時停止。通過數據來發現問題和比較好的產品,在開始測試過程中其實就已經能發現趨勢了。

7.流量爆發好

一旦發現產品轉化率好,我們就可以通過多開戶,或者提高額度來加大流量供應,特別到旺季時候,這個方法非常有效。

其實現在即便在平臺或者實體線下,任何產品都無法保證是完美的爆款,因爲歸根結底電子商務餓本質還是基於產品。所以我們只需要保證“測款”的方法 = 理性的+風險低+週期短+風險又可控+方法可循環複製+可爆發,獨立站運營起來就簡單多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