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网友认为,这就是差别: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喜欢引导孩子以看书的方式度过闲暇时光。而家庭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家长,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善于引导孩子读书学习,所以玩手机就成了孩子们娱乐的主要方式。

令人深思的一张图:一张图能说明什么?仅仅是教育方式的差异吗?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张图,有点感慨;看到下面网友们的各种评论,觉得很有意思。因此,写点感受。

这张图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恰好”两个字。恰好都是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孩子都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恰好都是在同一个时间,两位妈妈带着各自的孩子坐在同一班地铁上;恰好这两个不同家庭的孩子,紧挨着坐在了一起。这么多的“恰好”,就有了无限可能,也就有了无限的话题。

当然,无限的话题,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教育”。因为图上反映出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两个完全不同的妈妈,也就有了两对完全不同的子女——网友们敏锐地从图上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不同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未来也将是不一样的。

左边的一位妈妈,从穿着打扮和精神气质来看,应该是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也是有文化的妈妈。她带着两个孩子乘坐地铁,孩子们在地铁上度过时间的方式是——看书。而右边的那位妈妈,从穿着打扮和精神气质来看,估计是一位打工者,家庭条件相对差一些。她带着两个孩子乘坐地铁,孩子们在地铁上消磨时间的方式是——玩手机。

很多网友认为,这就是差别: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喜欢引导孩子以看书的方式度过闲暇时光;而家庭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家长,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善于引导孩子读书学习,所以玩手机就成了孩子们娱乐的主要方式。

也有人认为,仅仅从一张图不能妄下断言。一张图而已,并不能代表全部,眼见不一定为实,背后的故事谁又知道呢?也许,看书的孩子,看的只是漫画;而玩手机的,说不定在手机上学习呢!

说实话,这第二种看法,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其实,从图上来看,两家的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的精神气质等,都不言而喻。不承认现实不行,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通常发现,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会更好;而那些相对贫困的家庭,家长为了维持生活,辛苦打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管教孩子,这些孩子学习等各方面确实要差一些。曾看过一个报道,在玩手机上瘾的儿童少年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大多数。

所以,我们推行的均衡教育,不仅仅是国家对学校软硬件加大投入就能完全解决的。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他的成长的背后,凝聚了太多其他的东西,而家庭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说实话,看这张图,我心里未免有些难过。每个人的出生,自己并不能决定;如何更好地度过一生,原生家庭、周遭环境恐怕会更多地加以操纵。希望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长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