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却没有像中国那样大量地制造手机?如果要问智能手机市场最繁荣的市场是哪里,相信国人都会回答出,当然是中国了。但我们是否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放眼整个亚洲,有几个科技强国,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韩国就三星手机还能有声音,LG早已退出中国市场,但在各类出货量表单上是不可见LG的身影。而日本的智能手机只能用「凄惨」来形容,几乎所有的日本智能手机都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在国际上日本的智能手机也是基本不见身影。要知道,日本的科技技术是出了名的强,夏普的液晶屏,索尼的镜头,东芝的电器在行业内都是出了名的强,但为什么它们的智能手机品牌几乎不可闻。日本的确技术先进,尤其在电子元器件方面,而且手机制造这样的工艺相对于其他电子产品,如单反相机等要简单的多。日本过去也有几家生产手机很有名的企业,如索尼、松下、夏普等等,手机制造如美国iphone又是使用量大,颇为赚钱的行业,以日本人的精明不可能放弃这块产业。那么,他们不大规模的生产恐怕就另有原因了。

日本的精密机床这么厉害,怎么就加工不出第四代战斗机?高端航天航空设备?反正我国J20,神州系列,天宫系列等,需要的超精密零部件,不可能是日本卖给我们的超精密机床车出来的,相信他们如果有,也不会卖给我们中国。他们基础材料科学这么厉害?怎么没见他们在自己的飞机上用上高端隐形涂料?反而是我们的J20先用出来了。我不相信是日本卖给我们的,如果他们有,也不可能会卖给我们中国。只要打开手机外壳看到的芯片,就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些大部分是日本生产的,这些东西是手机的关键,没有这些东西手机就是一个香烟壳子。这些朔料壳子就是中国深圳生产的,有的是东莞生产的。还有就是零件组装,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手机,利润低的别人不做。中国深圳和东莞是低端产品的代工厂,而这些核心部件日本早就赚得腰包鼓鼓的,当然日本还生产尖端武器的智能部分,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还有中国的汽车的电脑控制系统,精密机床的控制系统。现在电视机也电脑化,这里面的核心部分也是日本制作的。中国能不能把几十万个晶体管制作在一个芝麻那么大的面积上,而且互相连接的电路逻辑线路要百分之百的正确,中国有哪家工厂能够做出来。比如中国能够仿造俄罗斯的飞机外壳,发动机现在还是要进口俄罗斯的发动机,这里面的技术必须要有高深的数理化功底才能看懂图纸,和长久的工厂经验。

说我们造不出单反之内了,我国高清卫星都发了好几颗了,也没见日本发个比我们好的高清卫星。我想,太空高清拍摄用的摄像头,技术集成难度还比不上一个民用单反?而我国为什么不造?是因为日本已经全面抢占市场,形成了品牌效应,而我们造出的,因为没有品牌,市场不认可,特别是哈日哈的飞起的不认可,而成本大,收益低,所以没有公司愿意赔这做而已,并不是我们没有这个技术。日本并非没有大量制造手机,只是竞争力不行最终只好窝在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技术在个别领域,比如CMOS等方面占有优势,其它方面已经不行了,最核心的处理器,基带,系统日本都不行。先看下日本本土手机市场的分布,依据IDC Japan发布的2017年Q3日本手机出货量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到日本智能手机市场iPhone遥遥领先占有了将近40%(第四季市占更是高达56.1%),而剩下的都被日本本土品牌:SONY、夏普、京瓷、富士,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却没有什么竞争力,在全球市场比较有竞争力的三星、华为在日本市场可以忽略。

其实日本人不是在当前的手机上落伍,而是在过去液晶电视产品推出时就落下了。日本人自私狂妄,当年家电市场产品,几乎没有哪样少得了日本产品。在上世纪显像管电视流行时,日本索尼早就研制成功了液晶电视。为了市场利润最大化,日本人将液晶电视技术储存起来,不开发产品投入市场。待到世界其他国家将液晶电视,大量投入占领市场时,日本人反应已经来不及了。还有日本人在技术上缺乏合作精神,目光短浅,稍微好一点的产品都要放在日本本土生产。如同汽车,日本与我们是近邻,但是日本人一开始与中国合作生产的是,天津大发和天津夏利这些低端车。搞了好多年,大品牌技术含量高的,日本人就是不肯拿过来合作生产。实在是后来欧洲德国的大众,法国的雪铁龙这些大品牌,都进入中国合资生产了,日本才把丰田等几个大品牌放到中国合资生产。手机生产也是同理,别看手机小,但手机零部件生产研发是全球化的。一开始日本人的技术也在前面,还是因为保守,创新不够,全球观不够。又一次落后于世界,甚至落后于中国了。

在日本主导手机,其实更多的是运营商,而不是手机品牌,运营商的负责人是短视的,看不见智能手机的未来吗?这不一定见得。在日本手机市场销售最多的是功能机,当然这个功能机与国人早先使用的功能机是不一样的,早在智能手机并未普及的时候,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就主导了一个以i-mode为核心的功能机软硬件封闭的移动生态,可以上网,可以NFC支付,看新闻,无论在下载APP还是在搜索、购物、邮件发送、音乐、阅读、社交登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还不错的体验。乍看这种功能机,不是智能手机,却胜似智能手机,有着功能机的外壳自然不需要智能手机,尤其是后起之秀。另外翻盖的手机在日本很受欢迎,而智能手机直板设计,就不会满足日本用户需求。最后自然是日本本土的智能手机厂商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本土都养不活自家人,在国外又谈何容易呢?另外由于运营商主导了日本整个手机市场,有着很强大的话语权,外来智能品牌想要入日本市场,就得遵守运营商的游戏规则。曾经三星Galaxy S6想要进入日本市场,但运营商要求在日本是以“Galaxy S6”的名字销售。甚至Galaxy S6的日文在线宣传网页没有提到三星公司,手机本身也没有带有Samsung标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