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鈞釉葵口三足洗爲宋瓷之經典品種,後朝皆有仿製,明清尤爲流行,除仿鈞釉外,尚可見仿汝、仿哥、仿官、天藍釉等品種(參見《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頁334。清代雍正、乾隆兩朝皇帝好古,製瓷方面推崇宋代素雅之釉色和簡練的器形,其時御窯廠燒造技術高超,以宮廷舊藏宋瓷爲藍本,大量生產仿汝、仿官、仿哥等瓷器品種,蔚爲一時之風尚。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乾隆 仿官釉桃形洗

說明:本品爲乾隆早期御窯仿古文房佳作,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原清宮舊藏雍正仿官釉桃形洗極爲相似(參見《故宮經典-文房清供》,頁102,圖85)。清代雍正、乾隆兩朝皇帝好古,製瓷方面推崇宋代素雅之釉色和簡練的器形,其時御窯廠燒造技術高超,以宮廷舊藏宋瓷爲藍本,大量生產仿汝、仿官、仿哥等瓷器品種,蔚爲一時之風尚。

本品取折枝壽桃爲形,大桃爲用,化作洗堂,小桃爲飾,依傍枝頭。秀葉舒捲自如,更添雅韻。造型別致,兼有祝壽的吉祥寓意,可謂形美意佳。通體施仿官釉,釉色溫潤靜穆,釉麪肥腴,口沿及枝葉薄釉處仿宋代官窯“紫口鐵足”特徵,呈深褐色,更添古樸典雅之氣。置於文案之上,足以引發思古幽情。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康熙 豇豆紅釉湯羅洗

說明:豇豆紅爲康熙紅釉中名貴的品種,由於所施銅紅釉敏感易變。拍品胎細釉潤,外施豇豆紅釉,其釉色紅綠相間,窯變而成大片嬌嬈綠釉,呈現出桃花春浪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詩譽:“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製作精美,幽雅嬌嫩,爲康熙朝官窯文房用器之佳作。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康熙 豇豆紅釉暗刻團螭紋太白尊

太白尊爲康熙朝文房名器,器形端莊穩健,釉下暗刻三組團螭圖案,緊湊自然。《飲流齊說瓷》中曰:“此等尊無巨大者,通體不過數寸耳,以豇豆紅色或帶蘋果綠、蘋果青色爲多,腹有三團螭暗花,乃淺凹雕也,除康窯外歷朝甚罕仿製,故價值之昂等於拱璧。”通體滿施豇豆紅釉,釉色沉穩柔靜。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乾隆 外霽紅內釉下三彩魚藻紋洗

乾隆時期釉下三彩多見以豆青釉爲地的作品,如本品此類釉下三彩,外施霽紅,內以白釉爲地者十分少見,殊爲寶貴。

本品口向微撇,器形扁圓可愛。內壁施透明釉,釉色白中泛青,其下以青花繪水草、釉裏紅繪三條小金魚暢遊於水草之間,又以黑彩繪蝦米、魚蟲藏於水草之中,姿態靈動,栩栩如生。外壁飾霽紅釉,呈色均勻,肥腴溫潤,髮色鮮豔凝厚如血。尺寸適中,置於案頭可爲文房佳器。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雍正 霽紅釉鉢式洗

紅釉燒成難度較高,因受窯內氣氛影響較大,燒造出顏色純正均勻者極爲難得,因此自明初永樂年間創燒成功始,其後各朝無不以此爲衡量製瓷水平的標準,清雍正官窯在嚴格的制度下,燒造技術成熟,用以陳設、賞玩的紅釉品種中不乏佳器,拍品即爲一例。

本品器形規整,外壁施霽紅釉,呈色均勻,肥腴溫潤,口沿“燈草邊”和釉面微現橘皮紋等現象,乃追仿永宣紅釉器的效果。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明/清仿鈞釉葵口三足洗

鈞釉葵口三足洗爲宋瓷之經典品種,後朝皆有仿製,明清尤爲流行,除仿鈞釉外,尚可見仿汝、仿哥、仿官、天藍釉等品種(參見《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頁334;《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下冊,頁436、437,圖205)。拍品八瓣葵花式造型,下承三隻簡化的獸足,通體施仿鈞釉,厚潤古雅,開片疏朗有致,爲同類單色釉中之雋品。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康熙 冬青釉花口洗

本品爲康熙御窯單色釉文房器中重要品種,器型作花瓣狀,玉璧形平底。通體施冬青色釉,釉色淡雅瑩潤,肥潤無開片,起棱處釉層較薄,色澤較淺。

清早期單色釉瓷器在明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其中冬青釉瓷器即以康熙朝爲佳,其色略淡於豆青,施釉肥潤堅質。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明 德化窯白釉荷葉大洗

德化窯以白瓷聞名於世,是明清時期著名的南方窯場,其所出白瓷器素有“中國白”之美譽。

本品呈荷葉形,中部隆起,荷葉立起並自然地向外翻卷形成洗壁。外壁一側捏塑一含苞待放的荷花苞,仿生細膩而逼真,蓮蓬和莖葉歷歷可見,胎骨勻淨白膩,釉面光亮滋潤,飽含自然情態,頗具雅情諧趣,實屬文房清供佳器。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乾隆 青釉竹節洗

本品取竹節形狀,造型別致,線條優美。內外滿施青釉,施釉均勻,釉色青翠。外壁近足處飾褐色凸起小鼓釘紋兩週,饒富意趣。

文人雅緻系列文房瓷器鑑賞

清中期 白玉雕雙魚洗

本品以整塊玉料碾琢而成。洗內弧壁,壁內光滑。碗心浮雕一對鱖魚。“鱖”與“貴”諧音,“魚”與“餘”諧音,象徵“富貴有餘”,至爲吉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