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此一戰之後,劉備就再也沒回到過成都,一直呆在白帝城這個小地方直到他去世,他爲何至死不回都城呢。他打仗無數,雖然敗仗也是數不清,但劉備是一個善於總結失敗經驗的人,從來沒有被困難嚇倒過,這次戰役也是一樣,他知道自己開始有一點膨脹了,對敵人出現了嚴重的低估。

縱觀劉備一生,可以看出他確實不容易,二十來歲就出場,輾轉半生卻仍是沒站穩腳跟。後來好不容易熬出了頭,卻又在夷陵之戰中栽了大跟頭,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一點家底,幾乎全被他敗光了,而且他本人也差點性命不保。經此一戰之後,劉備就再也沒回到過成都,一直呆在白帝城這個小地方直到他去世,他爲何至死不回都城呢?

劉備夷陵大敗後,爲何不敢回成都,卻選擇龜縮在白帝城直到去世?

對於這一點,很多人認爲是劉備好面子,打了這麼大的敗仗,那裏還好意思回去啊,肯定得找個地方龜縮着。真是如此嗎?要是像項羽那種性格的話,恐怕就會這麼想了,覺得尊嚴高於一切,自然就寧願呆在一個小地方自責而死。但劉備不是項羽那這樣的人,試想他前半生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但他卻從未有想過放棄或者不好意思,反倒讓他越挫越勇。因此就算遭此大敗的劉備,他斷然不會有這種想法,畢竟敗局已定,再講什麼面子也是沒用。那麼既然不是這個原因,那是爲啥呢?

劉備夷陵大敗後,爲何不敢回成都,卻選擇龜縮在白帝城直到去世?

或許有人會說當時的劉備生病了,不宜長途奔波。但要知道劉備雖然差點死在了戰場上,可最終他還是沒有受傷。而且,他在白帝城所待的時間足足有快十個月了,根本不是什麼時間上的來不及,那是爲何呢?

劉備夷陵大敗後,爲何不敢回成都,卻選擇龜縮在白帝城直到去世?

其實,這就是劉備的明智之處。他打仗無數,雖然敗仗也是數不清,但劉備是一個善於總結失敗經驗的人,從來沒有被困難嚇倒過,這次戰役也是一樣,他知道自己開始有一點膨脹了,對敵人出現了嚴重的低估。他知道這次戰敗後,益州的危險係數必定增加,出於蜀國的安全考慮,劉備他選擇呆在這座小城,其目的就是爲了防禦東吳的進犯。要知道白帝城雖小,但它是蜀國的東邊門戶,一旦被吳國突破的話,下一步將會直接危及成都,那可真是毀滅性的災難。

劉備夷陵大敗後,爲何不敢回成都,卻選擇龜縮在白帝城直到去世?

因爲,爲了阻擋吳國的入侵,劉備就必須開始加強東部的防禦,以防止敵軍的入侵。劉備雖然喫了敗仗,但他還不糊塗,他清楚的知曉這一點。因此他開始召集部隊堅守白帝城,將吳國的軍隊抵擋在三峽之外,使得吳軍徹底進不了蜀川。這樣就可以保蜀國無憂,因此,劉備在自己生命垂危之際,盡到了一個帝王和父親最大的努力,爲兒子接班打好了基礎,總不至於把一爛攤子留給後人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