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的科創名單之:江蘇北人研發投入不“上心” 多項財務數據差異明顯

2019年03月30日 06:00作者:本刊記者 周月明

從江蘇北人目前的研發情況和行業地位來看,其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公司財務數據上也是疑點重重,若不能很好解釋,其獲批上科創板的機會相對較小。

在科創板首批受理企業名單中,包含“機器人”三個字的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蘇北人”)受到了市場高度關注。其是一家曾在新三板掛牌的高新技術企業,不過,據江蘇北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振友表述,公司“並不生產機器人,只做機器人的系統集成和智能化、自動化焊接系統集成整體解決方案”。

江蘇北人主攻的這一領域,一度被市場認爲屬於“硬科技”,且隨着機器人在生產加工領域的廣泛運用,這一配套服務市場也有了更多發展空間。根據IFR預測,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將達到48.4萬臺,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需求量約爲21萬臺。經測算,我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爲260億美元(1744億元人民幣)。按照4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於汽車和金屬加工行業預計,2019年我國相關領域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市場規模約爲105億美元(約700億元人民幣)。然而問題在於,從江蘇北人目前的研發情況和行業地位來看,其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畢竟市場中同類公司如哈工智能、科大智能、克來機電、天永智能等已經具有先發優勢成功上市在前,後有ABB工程、安川首鋼、天津福臻等實力競爭對手搶奪定單。此外,《紅週刊》記者覈算江蘇北人營收、採購、存貨等財務數據時,發現公司的這些數據還有疑點存在,若不做出合理解釋,其即便能夠獲批上市,也會給投資者埋雷。

競爭對手做供應商

江蘇北人在此次申請科創板上市之前,已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從其近幾年的財務數據來看,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保持較高增長,2016年至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83億元、2.51億元和4.13億元,同比增長34.81%、37.25%、64.5%,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24億元、0.34億元和0.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8.3%、40.19%和42.19%。

雖然公司經營業績保持了快速增長,但若細看其營業收入構成,可發現涉及領域和產品較爲單一,其產品應用領域主要爲汽車行業,2016年至2018年佔營收比例分別爲86.65%、93.76%和97.71%,所生產產品主要爲焊接用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近幾年佔營業總收入比例均在85%以上。

產品和供應領域較爲單一與其對大客戶的依賴有一定關係。2016年至2018年,江蘇北人前五大客戶收入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爲60.52%、65.11%和64.78%,上汽集團、上海航發、聯明股份等長期位於前五大客戶中。值得注意的是,聯明股份本身還是江蘇北人的股東,持有江蘇北人總股本的3.11%股份。近年來,聯明股份在前五大客戶中的分量越來越重,2016年至2018年貢獻的營收分別爲2214.36萬元、3305.71萬元和6024.85萬元,佔公司銷售收入的12.12%、13.18%、14.6%。

除了對前五大客戶依賴較爲明顯,江蘇北人的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也“槽點滿滿”。因江蘇北人自身並不生產機器人,而是設計機器人生產線後採購機器人及相關組件進行組裝,故其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很多是其同行業競爭公司,且是行業中競爭力較強的機器人公司。在招股書中的“行業內主要企業以及發行人的比較情況”一節中,江蘇北人提到了安川首鋼機器人,而安川首鋼機器人恰恰是江蘇北人2016年的第一大供應商。而2017年和2018年江蘇北人的第一大供應商上海發那科機器人也隸屬於全球知名的機器人巨頭日本發那科株式會社。若最大供應商一直是實力較強的同行業公司,一旦這些公司也選擇開展此項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具備生產能力的江蘇北人將明顯處於劣勢地位。

研發投入較同行業水平較低

與此同時,從行業競爭情況看,江蘇北人的毛利率、研發費用增長率等數據也均不佔優勢。據江蘇北人在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同行業可比公司來看,在A股上市的就有哈工智能、科大智能、三豐智能、天永智能、克來機電和華昌達等。《紅週刊》記者對比了這些公司與江蘇北人近幾年的財務數據,可看到2017年江蘇北人的營收增長率、銷售毛利率等情況都沒有太突出,表現平平。

此外,作爲一家仍在成長的高新技術企業,江蘇北人研發費用增長情況平平。以2017年來看,其在經營業績都保持大幅增長情況下,研發費用增長率只有23.96%,相比其他A股上市公司處於相對落後的情況。2018年,就目前已經披露年報的克來機電和哈工智能公佈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率來看,江蘇北人與它們也差距甚遠,其中,克來機電研發費用增長了189%、哈工智能增長了81%,而江蘇北人僅爲16.97%。這不禁令人懷疑,規模比江蘇北人都大的上市公司尚且加大研發投入,而江蘇北人作爲一家欲申請科創板的新興公司,理論上對研發能力的依賴程度更深,可事實上其研發投入的積極性並不高,這是爲什麼?

而且,從研發費用佔公司營收比例來看,2018年研發費用佔比僅爲2.9%,而在2016年時,其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還爲4.78%。而與其業務模式類似的上市公司克來機電2018年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爲5.3%,2016年比例爲5.2%。數據對比顯示,江蘇北人在研發投入上用的心思似乎越來越少了。

此外,從研發費用構成上來看,江蘇北人2018年1266.82萬元的研發費用中,有931.43萬元是職工薪酬,若按其招股書中公佈的52名研發人員來計算,平均每名研發人員年人均薪酬僅爲17.91萬元,作爲公司“頂樑柱”的研發人員的這一薪資水平,是否與公司在招股書中所稱“團隊實力雄厚”相匹配,值得商榷。若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中“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規定,江蘇北人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距15%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江蘇北人營收數據存疑

江蘇北人除了在科研上看上去“不夠上心”,經《紅週刊》記者覈算,其多項財務數據也存在疑問。

據財務報表,江蘇北人2016年至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8275.88萬元、25084.23萬元、41262.45萬元(見表1),考慮其17%增值稅和2018年5月後減按16%計算增值稅的影響(具體各項目增值稅情況需進一步披露),其含稅營收總金額大約分別爲21382.78萬元、29348.55萬元和48277.07萬元。

而江蘇北人的合併現金流量表數據顯示,這三年公司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爲20991.09萬元、26736.15萬元和43557.34萬元,對沖同期與現金收入相關的2016年至2018年10657.17萬元、326.28萬元、3820.17萬元新增預收款影響,則與這三年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了10333.92萬元、26409.87萬元和39737.17萬元。將這三年含稅營收與現金流數據勾稽,則含稅營收比收到的現金分別多出11048.86萬元、2938.68萬元和8539.9萬元。理論上,這項差額應該體現在當年的應收款項新增上,即這三年的應收款項應該相應增加11048.86萬元、2938.68萬元和8539.9萬元。

然而,在這3年的資產負債表中,江蘇北人同期的應收賬款(包含壞賬準備)、應收票據合計分別爲4788.7萬元、8681.41萬元和15732.37萬元,分別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項數據增加了-897.71萬元、3892.71萬元和7050.96萬元。顯然,這一結果與理論上應該增加的11048.86萬元、2938.68萬元和8539.9萬元是明顯不符的。

其中,2016年未增反減,數據差異達11946.57萬元,即1.19億元,2017年則是應收款項比理論多出954.03萬元,2018年營收則比理論上多出了1488.94萬元。儘管,公司披露了同期應收票據背書的金額,2016年至2018年分別爲239.8萬元、38萬元和3759.34萬元,但即使考慮了該數據也仍無法解釋前述數據上的差異。

採購與現金支出不匹配

除營收數據存疑之外,江蘇北人2016年至2018年的採購方面數據也存在較大金額異常。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江蘇北人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額分別爲4869.02萬元、13017.48和9609.93萬元(見表2),佔年度採購總額比例分別爲30.44%、34.26%和26.24%,由此可推算出這三年的採購總額分別爲15995.47萬元、37996.15萬元和36623.21萬元,考慮到增值稅率的影響,其含稅採購總額分別達到了18714.7萬元、44455.5萬元和42849.15萬元。

在2016年至2018年的現金流量表中,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爲15154.78萬元、29928.88萬元和38056.86萬元,對沖當年預付款項新增的345.71萬元、1394.83萬元和-1000.31萬元影響後,與採購相關的現金支出分別達到了14809.07萬元、28534.05萬元和39057.17萬元。將含稅採購總額與現金支出勾稽,則含稅採購比現金支出分別多出了3905.63萬元、15921.44萬元和3791.98萬元。理論上,這將會體現在同期的應付款項的增加上。

可事實上,這三年的應付款項確實增加了,但只分別新增了3873.2萬元、2428.21萬元和5216.24萬元,結果明顯與理論上應增加的3905.63萬元、15921.44萬元和3791.98萬元不符。其中,2016年差異較小,僅少了32.43萬元,但2017年差異較大,少了約爲1.35億元,2018年則是應付款項比理論值多出1424.26萬元。

此外,2016年至2018年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總和分別爲4612.39萬元、9545.1萬元、10171.71萬元,新增2806.39萬元、4932.71萬元和626.61萬元。這部分新增金額除了用現金支付,另一部分也會結轉到應付款項中去,據現金流量表,同期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現金分別爲2872.01萬元、4816.5萬元和1206.24萬元,那麼應計入應付款項的部分分別爲-65.62萬元、116.21萬元、-579.63萬元。若考慮這一部分金額,江蘇北人的採購金額仍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2017年、2018年分別存在1.34億元和-844.63萬元的差額。顯然這些數據上的差異是需要公司做進一步解釋的,尤其是2017年爲何會存在較大差異。

存貨數據存較大差異

除營收數據和採購數據存在疑問之外,若根據其採購及消耗數據這一角度覈算,江蘇北人2016年至2018年的存貨數據同樣是存在較大異常的。

據其招股說明書最新披露,其2016年至2018年的原材料採購金額分別爲15277.63萬元、23877.83萬元和30893.91萬元,根據財務一般規則,採購總額除了需要結轉到營業成本部分,餘下未結轉的則會留存在存貨中,導致存貨規模增加。

而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江蘇北人2016年至2018年營業成本中的直接材料金額分別爲11178.32萬元、15533.6萬元和24588.23萬元,佔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爲82.83%、83.89%、79.45%。

將這三年的原材料採購金額與直接材料成本相減,可分別得到4099.31萬元、8344.23萬元和6305.68萬元的差額,也意味着在2016年至2018年的存貨中,要有同樣的新增原材料金額。對照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存貨明細表,原材料這一項分別新增-0.77萬元、29.82萬元和185.74萬元,其他各項(包括在產品和發出商品)共新增12565.73萬元、10229.87萬元和10668.47萬元,若由直接材料佔營業成本比例推算,那麼在產品和發出商品新增金額中有大約10587.73萬元、8783.2萬元和7178.44萬元屬於材料新增(2015年未披露直接材料佔營業成本比例,以80%比例計算),與之前原材料新增金額相加,可得到2016年至2018年存貨中原材料分別新增10587.96萬元、8813.02萬元和7364.18萬元。

而這些金額與理論上應新增的原材料金額並不相符,存貨新增原材料金額都比理論上增多,分別爲6488.65萬元、468.79萬元、1058.5萬元,尤其是2016年差額較大。如此情況也是需要企業做出進一步解釋的,否則存貨數據也存在很大疑問。■

[責編:caoyanchun]

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紅刊合作媒體,紅刊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