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民间祭奠中山舰蒙难80周年,烈士后人呼吁打捞新升隆轮

“新升隆”轮蒙难80年前夕,一名烈士孙辈携妻从浙江杭州驱车千里来鄂,追寻先烈足迹,祭奠先烈英灵。湖北日报 图  “新升隆”轮蒙难80年前夕,一名烈士孙辈携妻从浙江杭州驱车千里来鄂,追寻先烈足迹,祭奠先烈英灵。湖北日报 图

  1938年10月23日,中山舰被炸沉的前一天,一艘名为“新升隆”的小货轮在原属嘉鱼县、今属洪湖市燕窝镇渡口被日本飞机击沉,船上16名原新华日报报人及9名八办(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人士牺牲。

  据湖北日报网报道,“新升隆”轮蒙难80年前夕,一名烈士孙辈携妻从浙江杭州驱车千里来鄂,追寻先烈足迹,祭奠先烈英灵。21日一早,武汉及周边县市民间人士近百人冒雨赶到江夏金口江边,追悼祭奠中山舰及“新升隆”轮蒙难80周年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山舰水文化联盟发起组织,此前连续多年不间断。

  今年活动与往年不同,来了两名特殊祭奠者,他们是“新升隆”轮蒙难牺牲的一名烈士孙辈郭武和他的夫人涂女士。郭武说,他是“新升隆”轮蒙难中牺牲烈士罗广耀最小的孙子。祖父罗广耀是河南信阳人,原新华日报社总务科职员,中共党员,牺牲时56岁,是25名遇难烈士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当时,郭武的父亲已20岁,事发前已前往延安学习。后来,工作保密需要,其父改姓郭,“父亲后来在东北、江西等地都工作过,从我们小时候起就常听父亲讲祖父走出大别山追求进步的经历,让我们要铭记那段历史。遗憾的是,父亲已于10多年前逝世。”

  报道提到,在长江码头边,已90岁高龄的冯盛梅婆婆是“新升隆”轮蒙难唯一健在的目击者。事发时,她9岁。其余见证者,均先后离世。“船上有两根烟囱,被炸后船体向一边倾斜,一年多后才完全沉入江底的。”见到烈士后人来访,老人动情地讲述80年前亲见的那一幕。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新升隆”轮祭奠活动中,呼吁对“新升隆”轮进行打捞的声音再度提起。

  上述湖北日报网的消息指出,中山舰已打捞出水20年,现已成为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人瞻仰参观。而“新升隆”轮沉寂江底已80年,至今少有人问津。“打捞上岸,让我看一眼就好了。”冯婆婆站在江边,说出了这句深藏心底的话。

  郭武称,早在2013年,他就曾携妻到洪湖市燕窝镇祭奠过。此后多年未再来,但一直关注着与“新升隆”轮有关的所有信息。2015年,在网上看到媒体呼吁打捞“新升隆轮”的多篇报道,让他激动万分。几个月前,他辗转联系上多次组织纪念活动的中山舰水文化联盟主席、著名水上救生专家邹金宁,希望在祖父遇难80年参与本次活动,“沉江80年了,期待着早日将‘新升隆’轮打捞上岸,告慰烈士英灵”。

  报道援引嘉鱼县博物馆馆长朱强的说法表示,被炸沉的“新升隆”轮上有原新华日报社的印刷设备,沉轮如被打捞上岸,这些设备可能成为记录蒙难历史的重要文物。有了这些文物,就能以实物的形式展示80年前的那段惨案,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根据历史记载,“新升隆”轮吨位约300吨,远比中山舰760吨的吨位小,打捞技术基本不存在问题。

  事实上,民间呼吁打捞“新升隆”轮早有之。2015年,媒体报道后,湖北省文物局表示,支持洪湖市提交打捞申请,形成完整方案向国家文物局报批后组织打捞。洪湖市有关方面也表示,将积极组织材料申报。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打捞“新升隆”工作尚未取得明显进展,这一停就是3年。(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责任编辑:张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