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在進入了萬曆皇帝統治的時期,國家此時已經風雨飄搖了,作爲一個皇帝,萬曆是很不合格的,常年的不上朝,朝政懈怠,民生凋敝,大明朝此刻內外交困,內有黨爭,外有強敵環伺,可謂是處境極度不妙,但在此時刻,令人奇怪的是,萬曆年間所組織的對外的三場大的征戰,卻均已勝利告終,這是怎麼回事的?這個國家並不像要滅亡的樣子啊,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萬曆三大戰。

一個帝國的落日餘暉,大明朝的萬曆三大戰,均已勝利告終

第一戰朝鮮之戰,在萬曆皇帝在位的時候,距離明朝僅僅一海之遙的日本出了一位野心家,他的名字叫豐臣秀吉,他在公元1592年,率領軍隊,進攻朝鮮,並且進展的十分順利,朝鮮長久以來一直是明朝的保護國,於是嚮明朝求援,明朝一看,小小的異地外邦,也敢欺負我的小弟,真是慣的你啊,急忙派兵支援。但是開始的時候派出的援兵實力太弱了,非但沒救得了人家,還把自己都搭了進去,明朝這回可不幹了,派出了重兵支援,但是由於輕敵的原因,第二次支援依然損失慘重,既然兩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明朝琢磨看來這塊骨頭不是太好啃 ,就和談一下吧,豈知日本人蠻橫無理,獅子大張口 ,萬曆皇帝這回可不幹了,老虎不發威你當我病貓啊 ,繼續打,這回明朝真的是認真打了,兵是精兵,將是良將與日本數次大戰後,終於勝利。

一個帝國的落日餘暉,大明朝的萬曆三大戰,均已勝利告終

第二戰寧夏之戰,有一個蒙古人,名字叫做哱拜,是明朝的邊塞軍中的一個將領,

打戰

很勇敢,也打過很多的勝仗,軍功卓著,但是這個人仗着自己軍功大,十分的嬌縱,於是當地巡撫就想抑制他一下,查查他的剋扣軍餉的罪名,這回他可不幹了,殺了當地的巡撫,起兵造反了。它的聲勢十分之大,再加上他確實很會打仗,所以進展得也很快,再加上有蒙古人勢力的幫助,所以一時之間,整個陝西都處於一片兵戈之中。明朝政府很快反應過來,派兵圍剿,最終將叛軍圍在了寧夏,經過數月的進攻,最終城破,叛亂平定。

一個帝國的落日餘暉,大明朝的萬曆三大戰,均已勝利告終

第三戰播州之戰,播州地處羣山之間,不方便中原王朝的管理,從唐代起 這片土地就交給了楊氏族人進行了管理,千年以來,倒也平安無事。到了萬曆年間,這片土地傳到了楊應龍的手裏,這個人可是太壞了,無惡不作,而且公開反對大明朝。由於地處偏遠,對於究竟派不派兵,朝廷之中也並沒有確定的建議,但是楊應龍蹬鼻子上臉啊,沒人管我我就自己

,帶領着苗兵,進入四川,湖南,廣東等地,屠戮百姓,姦淫燒殺,這回明朝可是不幹了,開始派兵剿除匪患,經過長時間的戰爭,最終除去了這一邊患,其後將播州之地徹底置於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

一個帝國的落日餘暉,大明朝的萬曆三大戰,均已勝利告終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萬曆三大戰可以說,這三場戰役都是捍衛了國家尊嚴與民族尊嚴的正義之戰,在明朝中後期的風雨飄搖之中,雖然國家政局不穩,但是在對外戰爭中我們沒有輸,這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一次勝利。但是凡事總是有好有壞,三大徵雖然勝利,但是這也極大地削弱了明朝的實力,百姓的賦稅加重,連年來的征戰使國庫耗損極大,明朝的底子已經被挖空了。大明朝更加的風雨飄搖,可以說萬曆三大徵也是明朝在歷史上最後的輝煌一筆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