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績少年時名叫徐懋功,並非徐茂公,他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早年和單雄信、程咬金、秦瓊等人蔘加了瓦崗軍,後來歸順唐朝,爲李世民所器重,因戰功卓著,爲唐高祖李淵賜姓爲國姓李,後又因避諱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遂改名爲李勣,勣字在古代同“績”,簡體就是績字了,因此現在多稱之爲李績。17歲的時候,瓦崗寨起義爆發,不知道什麼原因,衣食無憂的李績就參加了瓦崗軍,並很快在隋將張須陀討伐瓦崗的戰鬥中立下戰功,之後受到李密重用,李密稱魏公後,封其爲右武侯大將軍,擔負駐守洛陽北部糧食重地黎陽倉的重任,後來李密在與王世充的大戰中被擊敗,投靠了長安的唐王朝李淵,李績也被勸降,他對使者說自己原屬於李密部下,自己管轄的東西也應該交給李密,於是把所有的田畝、馬匹、軍民數量列出清單交給李密,由他獻給李淵。

說到唐朝名將李績,不太懂歷史的朋友可能都不清楚,但是如果說徐茂公,可能很多朋友就都熟悉了,他不就是隋唐演義中的牛鼻子老道嗎?從人物對應上來講確實如此。但是歷史上的李績和小說中的徐茂公卻是性格很不同的人。

李績少年時名叫徐懋功,並非徐茂公,他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早年和單雄信、程咬金、秦瓊等人蔘加了瓦崗軍,後來歸順唐朝,爲李世民所器重,因戰功卓著,爲唐高祖李淵賜姓爲國姓李,後又因避諱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遂改名爲李勣,勣字在古代同“績”,簡體就是績字了,因此現在多稱之爲李績。

李績是山東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人,其父名徐蓋,自幼遷居滑州衛南縣(今河南浚縣),家境比較殷實,史書稱其“家多僮僕,積慄數千鍾”。17歲的時候,瓦崗寨起義爆發,不知道什麼原因,衣食無憂的李績就參加了瓦崗軍,並很快在隋將張須陀討伐瓦崗的戰鬥中立下戰功,之後受到李密重用,李密稱魏公後,封其爲右武侯大將軍,擔負駐守洛陽北部糧食重地黎陽倉的重任,後來李密在與王世充的大戰中被擊敗,投靠了長安的唐王朝李淵,李績也被勸降,他對使者說自己原屬於李密部下,自己管轄的東西也應該交給李密,於是把所有的田畝、馬匹、軍民數量列出清單交給李密,由他獻給李淵。李淵對其大加讚賞,於是賜他姓李,這個時候他的名字就叫李世勣了,他還被封爲黎陽總管,上柱國,加授右武侯大將軍。

此後李績就主要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先後在河東大敗宋金剛,虎牢關擊敗竇建德、河北消滅劉黑闥,江淮平定輔公袥,爲唐朝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奪得帝位,拜李績爲幷州都督,賜封邑九百戶,爲了避李世民“世”字名諱,改名爲李勣。

後來李績跟隨李靖先後滅東突厥,後又滅薛延陀,之後又跟隨李世民攻打高句麗,可謂戰功赫赫功勳卓著,但李績軍事上最輝煌的事件應該是滅亡高句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李績被唐高宗李治封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薛仁貴、高侃、龐同善、契苾何力等人攻打高句麗。

可見,李績這個人爲唐初三代皇帝所器重,乾封二年(667年)秋,唐與高句麗開戰,李勣首先攻拔爲“高麗西邊要害”的新城(今遼寧撫順),並趁勢揮軍進擊,連陷十六座城,薛仁貴也在此戰中大放異彩,終將高句麗滅國。

至此,立國有800年的高句麗,困擾了隋唐兩朝近百年的來自東北部的威脅被徹底清除。唐朝將高句麗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萬七千戶口劃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設安東都護府統管整個高句麗舊地。

李績凱旋歸來後,總章二年(669年)被加授爲太子太師,增賜封邑連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戶。這一年李績臥病,同年十二月初三日(669年12月31日)病逝,享年七十六歲(《新唐書》作八十六歲)。李治聞訊後爲之慟哭,輟朝七日,追贈李勣爲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並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昭陵(唐太宗陵墓),唐初與他有相同待遇的只有李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