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貂皮大氅可不是誰都穿得起的

進入十月後,來自中北亞的乾冷空氣開始逐漸接管北方地區,標誌着秋季的結束,冬季正式開始。

在現代,即便是對於最貧窮的家庭,北方冬季的嚴寒也不是什麼令人擔憂的事——一件棉衣就解決;如果一件不行,那就兩件。但是,在同樣寒冷、棉織物尚未普及的古代,普通人是如何抵禦寒冬的呢?

·前·棉·時代·

在明朝之前,由於棉花種植並不普遍,古人基本穿不到棉衣過冬。所以只能利用葛、麻、絲、動物皮毛等一些我國本土的紡織材料來抵禦嚴寒。

▲其實古人在衣物的選擇上並不多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主要依靠動物皮毛製作衣服。《禮記·札記》中記載:“未有絲麻,衣其羽皮”。可見,在“絲、麻”出現之前,人們大多用動物皮毛製衣蔽體禦寒。

隨着時代進步,到了先秦時期,麻葛類織物開始出現。其中最主要的有葛、大麻(沒錯,大麻最開始是做衣服的)、苧麻、苘麻等。

▲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的野生葛織物

其中的“葛”,又叫葛麻、葛藤,是一種常見的藤類植物。古人主要利用葛製作繩子和衣服,但由於葛布質地粗而厚,且吸溼散熱、保暖效果低下,所以古人多用葛布做夏季衣服。

麻很大程度上與葛類似——雖然大麻、苧麻、苘麻均是草本植物,但它們的植物纖維同樣又長又韌。且麻和葛同樣具有取材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所以普及較快,平民百姓基本都能穿上葛麻製成的衣服。

▲麻布質地均勻、色澤樸拙、手感柔和,

直到現在也是重要的衣物材料

然而,雖然麻和葛價格親民,但它們禦寒效果還是難如人意。《韓非子·五蠹》中記載:“冬日鹿裘,夏日葛衣”。不難看出,那時的冬季,人們還是要依靠動物皮毛禦寒。

▲孫悟空獲得一件虎皮裙高興得

上躥下跳的場景還真是符合歷史,

虎皮在唐代算是最頂級的過冬材料了

然而,毛皮這種東西,哪個朝代都是價格不菲之物。那麼,那些買不起毛皮大衣的古人是怎麼過冬的呢?

既然單靠葛、麻不保暖,就往衣物裏填充絲絮來保暖唄。

當然,高質量的絲絮是買不起的,所以普通人家就只能用些陳年破絮混雜一些繅絲用剩的零碎腳料作爲保暖填充物——也被稱爲“縕”。

這種縕袍顯然不是什麼高檔貨——保暖效果差強人意,而且容易破。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送東陽馬生序》裏就有:“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由此不難看出這縕袍賣相實在一般。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了明朝以前的朝代,又投胎在普通家庭,那你想要安心過冬可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要麼穿質量低劣的縕袍,要麼穿較便宜的狗皮袍——那什麼貂皮狐皮你還是別想了。

▲狐皮製成的“昭君套”,保暖且美觀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大詩人杜甫於窮困時就曾發出過如此感慨。戰國時期的曾子也因爲穿着縕袍,在寒冬裏一抬胳臂袖子破裂露出了胳臂肘,留下“捉襟見肘”的典故。

不過,過冬這一大難關,終於隨着一種新材料——棉花的出現而有所改善。

·棉時代的輝煌·

其實,最晚在漢朝,棉花就已經出現在東亞大陸上。比如《後漢書》裏就有關於海南島向漢武帝進貢棉花的記載。

不過,從漢代到宋代,棉花種植始終侷限於華南及以南地區,相關產業發展也非常緩慢。

▲事實上,棉花最早是作爲觀賞花被引進中國的

直到宋代,一位偉大女性的出現,給了棉花普及一劑強心劑。她就是黃道婆。黃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黃婆,松江府烏泥涇鎮人,也就是現在的上海人。她出身貧寒,在屢受迫害之後,出逃南方,輾轉來到海南島。

在這裏,黃道婆學會了黎族人紡棉的技術,並將其與中原紡織技術結合。回到上海之後,黃道婆繼續改進棉紡織技術,升級、開發新式紡車。由此,中國的棉紡織技術開始突飛猛進,並極大帶動了棉花種植的推廣。

元朝的王禎在著作《農書》中記載道:“其幅匹之作...茸密輕暖,可抵繒帛...且比之桑蠶,無採養之勞,有必收之獲,比之麻,免績緝之工,得禦寒之益。”

這段話意思是,棉布比麻布、絲綢更柔軟保暖,且紡織難度更低,還省去了種桑養蠶的勞苦

棉花是如此優秀,以至於它甫一出現,就收穫了老百姓的廣泛歡迎。在棉花剛產業化的元代,就已經出現了棉布、棉被、棉紗、棉襖、棉衣、棉毯、棉衫等衆多棉織物,當時的朝廷甚至以棉花爲原料,製作了多種軍需物資。

▲裏面包鐵、外面覆棉的棉甲就出現於元朝

比如烏泥涇被,就是黃道婆回到烏泥涇後所推廣的一種棉紡織品,一經問世立馬得到大衆喜愛,名揚華夏,甚至得到宮廷訂製,成爲皇室貢品。

明承元制。明初時,朱元璋進一步推動棉產業。他下令全國的自耕農凡十畝地以下的須植半畝棉花,十畝以上的累加,而且還有政策優惠。從此,棉花開始真正擁有與糧食、桑蠶這樣核心農作物同等的地位。

▲棉花開始深入每一個人的生活

於是,從洪武年間開始,棉花走進平常百姓家,他們終於獲得了一種平價保暖物,不用像先人們那樣穿着破舊的縕袍或者狗皮大衣在寒風中發抖了。明代內閣大學士邱浚對此讚歎道:“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富皆賴之”。

▲洞察君懷疑明朝時

土狗的民間保有量大幅上升

棉紡織業的興起,對社會經濟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棉花作爲一種生活必需品,卻很適合個體家庭獨立生產,這導致從明朝起,我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體系變得更加內向而穩固。

另一方面,由於棉織物已經是所有家庭不可或缺的商品,棉紡織業開始迅速膨脹。明代徐一夔的《織工對》中記載:“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之徒,每日不下數萬人...手提足蹴,皆蒼然無神色...雖食無甘美,而亦不甚飢寒”。正德年間的學者何亮俊也說過:“今去農而改業爲工商者,三倍於前矣...誰復有種田之人哉。”

▲當時東南地區開始出現大量僱傭“機工”的“機戶”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這些記載和描寫有一種強烈的既視感?沒錯,根據一些學者統計,明清時期,中國棉布年產量約有6億匹,是英國工業革命早期的6倍,且這些棉布超過半數是作爲商品進行買賣的。

不少學者專家認爲,明朝時中國東南由於棉紡織業的巨大發展,社會經濟架構也隨之產生變化,甚至因此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關於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向來爭議頗多,

在此不多作討論

不過令人可惜的是,巨大的棉布生產數量中絕大部分還是由農村一家一戶獨立生產。那種“機戶”僱傭“機工”進行工廠式生產的模式僅僅流行於東南少數發達的地區,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棉花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其戰略價值也相當重要。東北關外之地,面積廣闊,土地肥沃,但直到明朝以前的中原王朝都很難在遼東半島以北地區建立穩固、長期的統治。

直到明清時期,伴隨着棉紡織業的發展,東北地區的人口承載量纔開始顯著上升。這其中的客觀因素就和棉花的普及不無關係。

可靠而廉價的棉花將歷史往前推動了一大步

·後·棉·時代·

對於現代人來說,禦寒已經很難稱得上是一種困擾了。而看着那些肥厚、老土的棉襖,我們大概也很難想象它對歷史曾經產生過多大的影響。

雖然如今棉襖也逐漸被更優質的羽絨衣取代,但棉花依然佔據着人們過冬必備衣物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冷了加秋褲,深藏功與名”

·Reference·

[1] 裘暖暖, 《沒棉花前穿什麼禦寒》

[2] 韓鄂(唐), 《四時纂要》

[3] 洪用斌, 《元代的棉花生產和棉紡業》

[4] 韓茂莉, 《論歷史時期絲麻地理分佈與生產重心》

[5] 劉明玉, 《考工記》服飾工藝理論研究》

[6] 餘婷婷,《東周時期麻葛生產區域探析》

[7] 曹秋玲;李莉莉,《木棉的古代文獻記載與紡織應用》

[8] 秦華傑,《明清時期華北棉業研究》

[9] 宋鑫秀,《元代植棉研究》

本文授權轉載微信公衆號歷史洞察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