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根據楊寶學等的實驗結果,喫了一個月靈芝多糖肽GLPP的肥胖小鼠,附着在腸繫膜上的脂肪量相對較少,脂肪細胞的尺寸(直徑)也相對較小(圖9),顯示內臟脂肪堆積因爲靈芝多糖肽的緣故,明顯減輕。▲圖2 實驗一個月後,脂質代謝異常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肝組織脂肪分佈(紅色部分)比較。

雖說酒精攝取過量是脂肪肝的元兇之一,但在這個每餐都能喫飽飽、兩餐之間還有小點心的年代,即使滴酒不沾也可能得脂肪肝。

這是因爲所有從腸道消化吸收的養分,都得先送到肝臟轉換成身體能夠利用的型式,纔會輸送給各組織細胞。所以不論是從飲食中攝取過多熱量,還是肝臟合成過多的甘油三酯(脂肪),都可能造成脂肪肝──肝臟脂肪含量達5%以上,或10%的肝細胞內有脂肪堆積。

臨牀上治療這類“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見的處方就是飲食、運動加減重,此時如果能再加上靈芝,很可能可以事半功倍。

由北京大學藥理學系楊寶學教授率領的團隊證實,靈芝水提物中的靈芝多糖肽(含有5%蛋白的靈芝多醣),可以減少肝臟脂肪堆積、減輕肝臟損傷,甚至有助控制血脂和血糖。此項研究成果已在2018年底獲刊在《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細胞生理學與生物化學期刊)上。

給肥胖或脂質代謝異常小鼠喫一個月的靈芝多糖肽

楊寶學的團隊採用了兩種實驗動物模式:

一種是缺乏瘦蛋白(leptin)基因而食慾旺盛丶增重快速的肥胖小鼠,它們除了脂肪肝之外,還會合並胰島素阻抗丶高血糖丶高血脂等代謝異常的問題;

另一種則是轉殖人類APOC3基因的脂質代謝異常小鼠,這種基因會使肝臟出現脂質代謝異常進而合成過多的甘油三酯,導致脂肪肝和血脂異常。

在不限制食物和飲水的條件下,每天給這兩羣小鼠餵食100 mg/kg的靈芝多糖肽,1個月後再和沒喫靈芝多糖肽的同類型小鼠,以及正常小鼠(同樣分有喫和沒喫靈芝多糖肽兩組)進行比較;未給予靈芝者則以等量的生理食鹽水取代。

結果就如圖1和圖2所示的實驗小鼠肝組織切片,紅色部分代表細胞裏的油滴。很明顯的,光是喫1個月的靈芝多糖肽,就能減少脂肪在肝臟的囤積。

▲圖1 實驗一個月後,肥胖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肝組織脂肪分佈(紅色部分)比較

▲圖2 實驗一個月後,脂質代謝異常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肝組織脂肪分佈(紅色部分)比較

結果1:保肝──脂肪堆積較少、脂質代謝較好、發炎指數較低、胰島素抗性較低

進一步將實驗結果以數據具體呈現,則可看到,不管是肥胖小鼠或脂質代謝異常小鼠,凡有喫靈芝多糖肽者:

肝臟的脂肪堆積量較少,肝臟代謝脂質的能力較好,肝炎指數AST和ALT上升幅度較小──代表肝細胞受到的損傷較輕,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比較接近正常(圖3~6)。

▲圖3 靈芝多糖肽GLPP減少肝臟脂肪堆積

▲圖4 靈芝多糖肽GLPP改善脂質代謝異常

▲圖5 靈芝多糖肽GLPP調降肝炎指數

▲圖6 靈芝多糖肽GLPP提高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

“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和“脂肪肝”有何相干呢?

肝臟脂肪堆積會降低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也就是產生所謂的胰島素抗性,當抗性愈強,肝細胞就愈難利用(消耗)囤積在細胞裏的脂肪;反過來,胰島素抗性也會促使肝臟囤積更多的脂肪。

而透過圖4所示實驗小鼠肝細胞裏的胰島素敏感度相關蛋白(p-AKT2/AKT)含量差異可知,靈芝多糖肽可以阻止這種惡性循環。

結果2:改善血脂

不只肝臟負擔減輕,有喫靈芝多糖肽的肥胖和脂質代謝異常小鼠,血脂異常的程度也沒那麼糟,尤其是脂質代謝異常小鼠,四項血脂指標都和沒喫靈芝者有顯著差距(圖7)。

由於血脂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多寡都是由肝臟負責調控的,因此當靈芝多糖肽提升了肝臟代謝脂質的能力,對血脂自然也有好的影響。

▲圖7 靈芝多糖肽GLPP改善血脂異常

結果3:改善血糖

此外,研究者還針對合併有高血糖的肥胖小鼠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glucose tolerance test,簡稱GTT),即在小鼠禁食六小時後再給予大量的葡萄糖,並監測接下來兩小時的血糖濃度變化。

結果如圖8所示,喫了一個月靈芝多糖肽GLPP的肥胖小鼠,血糖值相對較低,波動的幅度也相對平穩。顯然靈芝多糖肽還能提高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率,不僅改善高血糖,也降低了葡萄糖轉換成脂肪囤積的機會。

▲圖8 靈芝多糖肽GLPP調節血糖

結果4:減少內臟脂肪堆積

內臟脂肪和脂肪肝息息相關,而腸繫膜脂肪則是內臟脂肪的代表之一(腸繫膜是指位於腹腔內壁,覆蓋在腸子上,用於固定大小腸的膜狀組織)。

而根據楊寶學等的實驗結果,喫了一個月靈芝多糖肽GLPP的肥胖小鼠,附着在腸繫膜上的脂肪量相對較少,脂肪細胞的尺寸(直徑)也相對較小(圖9),顯示內臟脂肪堆積因爲靈芝多糖肽的緣故,明顯減輕。

▲圖9 靈芝多糖肽GLPP減少內臟脂肪

靈芝多糖肽抗脂肪肝的機制:調節膽汁酸代謝→抑制脂肪酸生成

靈芝多糖肽真是好棒,從護肝一路護到血管去,甚至還有些許鏟肉的效果。只是,爲什麼靈芝多糖肽能夠阻撓脂肪在肝臟的堆積?答案和膽汁酸(bile acid)有關。

膽汁酸是肝臟分解膽固醇的最終產物,它最終的目的是經由膽囊送入小腸,幫助小腸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脂質和脂溶性維生素。然而除了這個作用之外,膽汁酸還會激活肝細胞上的特定受體,給肝細胞發出“別再合成脂肪酸”的指令。

脂肪酸是合成甘油三酯(脂肪)的原料,所以當脂肪酸變少了,脂肪的生成量也會降低,由此可見膽汁酸之於抑制脂肪肝的重要性。

只是肝臟需要特定的酵素來推動膽汁酸的生成,但不論是肥胖小鼠或脂質代謝異常小鼠,其肝臟中的這類酵素都比正常小鼠少很多,同時肝臟裏可偵測到的“抑制脂肪酸合成”的信號也相對較少。

有趣的是,這些問題全部會被靈芝多糖肽逆轉。也就是說,有喫靈芝多糖肽的肥胖小鼠和脂質代謝異常小鼠,其肝臟調控膽汁酸生成、抑制脂肪酸合成的機制,都比較趨近正常。

天天喫靈芝,讓你的肝和別人不一樣!

許多剛發現的脂肪肝只是單純的脂肪堆積,肝指數一切正常,然而隨着脂肪浸潤的時間愈久丶範圍愈廣,引起發炎反應、氧化反應的機會就愈高,肝細胞受損的機會就愈大,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爲慢性肝炎,甚或更嚴重的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只要病程還沒惡化到太糟糕的地步,要把脂肪肝逆轉回正常是有可能的。因此臨牀上通常會先從調整飲食、控制體重、保持運動等改變生活型態的方式,作爲主要的治療處方。

如今,透過北京大學教授楊寶學團隊的研究成果可以清楚知道,你可以爲你的肝再多做一件事,那就是天天喫靈芝。

靈芝醇提物(三萜)也抗脂肪肝

不過,可別以爲只有靈芝多醣肽能抗脂肪肝,靈芝三萜也行。

南韓慶尚大學在2018年6月的《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臨牀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報告,該研究以高脂飲食小鼠爲實驗對象,每週餵食5天的靈芝醇提物(主要成分爲三萜),每天50 mg/kg。4個月後小鼠的肝組織切片染色結果如圖10。

圖中呈紅色者爲脂肪部分,顯然,即使無法節制飲食,富含三萜的靈芝醇提物仍可有效抑制脂肪在肝臟堆積。

▲圖10 食用靈芝醇提物4個月,高脂飲食小鼠肝組織的脂肪分佈(紅色部分)

所以,也許你未必有感,但你的肝絕對知道!因爲隨着時間的拉長,有受到靈芝保護的肝,肯定愈來愈不一樣。而從務實的角度來看,“靈芝多糖肽(水提物)+靈芝三萜(醇提物)”一起保肝,肯定會比只用其中一種成分保肝更加相得益彰。

【注】以上圖1~9引用自:Cell Physiol Biochem. 2018;49(3):1163-1179. 圖10引用自:J Clin Med. 2018, 7(6), 152.

【資料來源】

1. Zhong D, et al.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Peptide Alleviates Hepatoteatosis via Modulating Bile Acid Metabolism Dependent on FXR-SHP/FGF. Cell Physiol Biochem. 2018;49(3):1163-1179.

2. Jung S, et al. Ganoderma lucidum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Steatosis by Upregulating Energy Metabolizing Enzymes in the Liver. J Clin Med. 2018, 7(6), 152.

【關於作者/吳亭瑤】

自1999年開始報道靈芝的第一手消息持續至今,著有《靈芝,妙不可言》(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本文經作者獨家授權刊登,所有權歸仙芝樓所有 ★未經仙芝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仙芝樓 ★違反上述聲明者,仙芝樓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