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你離校園暴力有多遠?

故事從多組校園欺凌事件,打破了5位主角本應該美好的青春校園生活開始。齊銘是人人稱頌的優等生,易遙是大家口中的“賠錢貨”。

在影片的主人公易遙身上,你能看見很多常見的被霸凌的因素,比如來自單親家庭、母親的工作不體面、家境不富裕、性格內向、和校草曖昧不清惹別人嫉妒。

校園霸凌、校園暴力是這幾年才走進我們視野中的,受害者們的夢魘可能就是那些施暴者們不以爲然的推推搡搡、起個綽號、拿點錢花。

有些人身材矮小,就成了被欺負的對象。

有些人打扮時髦一點,就成了流言蜚語的對象。

有些人因爲被嫉妒,所以有了以訛傳訛的謠言。

有些人因爲老師一句“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而把那些委屈都淹沒在心裏...

在我們國家的教育裏,可能大多情況下,很多孩子的苦只能往肚子裏咽。

因爲老師的漠視、家長的不關心、被所有人孤立...

“欺軟怕硬,趨利避害”這八個字,早就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它從“最純潔”的學生時代,就已然開始。

因爲好多人討厭你,所以你活該被討厭;因爲好幾個人撕你的作業,你的作業就是活該被撕,因爲大家都那麼叫你,所以你就改被叫那個名字...

似乎施暴者“團結”在一起纔是“和諧的集體”,似乎只有把你徹底隔離,才能“大快人心”。

似乎多欺負你一分,就是多“光榮”一分,往你身上多吐一口口水,你就離“淹死”更近一步。

你所認爲的一點“微小”傷害,疊加在一起,就足以摧毀他的一生。

而不是因爲他們太脆弱,他們也只不過是十幾歲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好好對待。

願所有的人在青春裏,

都能被溫柔以待。

願所有的人在受到傷害時,

能自己說不。

願每對父母,

都能支持他們的孩子,

做他們生命裏的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