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瀘州市古藺縣椒園鎮結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聚集力量狠抓班子建設、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加強產業發展,精準發力攻堅突破,對標補短,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力爭2019年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椒園鎮易地扶貧搬遷點打造亮點工程

椒園鎮位於古藺縣最南端,地處川黔交界,距縣城62公里,全鎮有8個村1個社區60個村民小組,是古藺縣基礎條件最薄弱,貧困程度最深,最偏遠的鄉鎮之一,共952戶貧困戶,4828貧困人口,脫貧攻堅工作相當艱鉅。

椒園鎮黨委書記李小波說:“近年來,椒園鎮黨委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爲首要任務來抓,嚴格按照貧困村“一低五有”,貧困戶“一超六有”的脫貧標準,結合椒園實際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總攬,強基礎、精產業、惠民生、促和諧的思路,團結帶領幹部羣衆堅定信心、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奮力攻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易地扶貧搬遷點是其中一個亮點工程。椒園鎮前後投入了8000多萬元在玉河村、蘇門村、椒園村實施建設5個聚居點,搬遷入住貧困戶209戶,解決485戶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問題。夏昭連就是享受易地扶貧搬遷福利中的其中之一。她是椒園鎮椒園村十組村民,家裏有4個正在上學的孩子,以前又住在大山上,交通不便,水電不通,只有靠種點莊稼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相當辛苦。現在,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一家人搬到了山下125平米的房子裏,丈夫在打工掙錢,日子是越過越好。

夏昭連說:“我們以前在老家送娃兒讀書也不方便,趕個場也遠得很,我們的房子已經很爛了,下雨的天就要漏雨,幾間屋都要淹起,現在搬到這兒來就要好得多,送娃兒讀書也方便,現在條件也好點,生活啥子都要好點,找錢也要方便點。”

硬件改造不斷升級 打造赤水河畔花果之鄉

易地扶貧搬遷只是椒園鎮衆多惠民政策之一,椒園鎮還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多點開花。據瞭解,近年來,椒園鎮實施了投入近2個億的120公里通村水泥路、生產便道、入戶便道建設,還投入了1.52億建設赤環線扶貧公路19公里,截止目前,已基本實現村村通、社社通水泥路;同時,投入了3000多萬元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乾熱河谷灌溉工程,水庫治理安全飲水提升工程,截至年底,徹底解決椒園喫水難的問題;在電能質量改善工程方面,投入了1000多萬實施輸變電站和農網改造工程,目前農網改造工程已完成80%,大大提升了電能質量。

在產業方面,椒園鎮大力發展甜橙、核桃、肉牛、丫杈豬等優勢特色產業,目前,甜橙產業規模達6500畝,核桃產業規模達4600畝,建設規模50頭以上的肉牛養殖場4個,通過“訂單農業”模式突破農產品銷售瓶頸,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入股分紅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全鎮的玉河、蘇門、龍鳳、犀牛4個貧困村中,玉河村、蘇門村已分別於2016年、2017年脫貧,已脫貧501戶2638人。

李小波表示:下一步一是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奮力攻堅,確保2019年,高質量的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二是搶抓機遇,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打破椒園發展的瓶頸;三是強力抓好扶貧工作,打好鄉村振興的發展基礎,實施加快邊貿集鎮的建設,打造赤水河畔,花果之鄉,幸福美麗新椒園。

王羣 記者 熊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