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才刚刚稳住阵脚的时候,张士诚已经是一方军阀。占据着浙西一带富庶之地,与元政府分庭抗礼。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统一江山的将才,在乱世烽烟中,他只想过好自己的舒服日子,所以,朱元璋后来居上,所以他下场凄惨。

公元1321年,张士诚出生了。但是,命运就像一阵风,把他吹到了白驹场这么个贫瘠的地方。他出生贫贱,和自己的几个兄弟一起靠着撑船运盐的微薄收入在蒙元的淫威之下战战兢兢地生活。作为最下等的汉人,张士诚受到的屈辱就像路上的沙砾,遍地都是。但是,他能怎么办?他只是一个撑船的,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娶个老婆,再生几个儿子,期盼着下一代光宗耀祖。

老实人总是要受欺辱的,更何况在那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张士诚虽然家里揭不开锅了,但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会力所能及地接济一下,这些善举为他攒下了不少声誉。但老实善良的张士诚也穷怕,也想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于是他选择了一条艰险无比而又暴利的路——贩私盐。

古代盐是官营的,贩卖私盐是杀头的大罪。但是,当一个人饿得只能去吃树根,连老婆都娶不起的时候,那些严酷刑罚在他们眼中也失去了往日的威慑力。张士诚决定豪赌一把,偷偷地贩运私盐,卖给白驹场的富贵人家。

但是,在刀尖上跳舞的张士诚并没有过上富贵的生活。那些富人受了盐,还对张士诚拳打脚踢,多番谩骂,甚至还要扬言通告官府。蜷缩在地上的张士诚瑟瑟发抖,但是,当他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他紧紧地篡起拳头,发下血誓要改变这一切,总要一天要狠狠践踏这些仗势欺人的富人。

公元1353年,张士诚凭借着多年的声望,集结了一群大胆的盐民,拿着扁担,就悄悄地开启了自己的起义之路。这群暴动的起义军以猛虎之势攻下了泰州,再被朝廷招降之后,又再次叛变,这一次,他们攻取了兴化,进而攻陷了高邮,开始了自立为王的生活。

张士诚并不知道自己莽撞的行动会招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只知道一个人不能再屈辱中出生,又在屈辱中死去。招摇的张士诚引起了元朝廷的注意,宰相脱脱亲自带领着百万大军讨伐这只年轻的起义军。脱脱是元末的名臣,比那些混吃等死的将军高明,也更有风范,蒙元虽然摇摇欲坠,但是,脱脱领导的铁骑仍然摧枯拉朽。

张士诚这支树苗眼看就要夭折了,上苍强行给他续了一口命。脱脱因政治斗争被召回京城,不久中毒身亡。原本视死如归的张士诚一看天降正义,立即带人打了出去,没有了脱脱坐镇的元军像一盘散沙溃散。自此,张士诚开始了开挂的人生之路,公元1355年,他渡江进入常熟,第二年攻陷平江(今苏州)。同年,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张士诚,求取边界的和平。

张士诚终于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富贵一点一点腐朽了他的思想,他的肉体。手握他重兵,而天下大乱,此时出兵征伐,振臂高呼,大可统一中原,再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图谋天下也不是没可能。但是,张士诚看得没那么远,他看见的格局和朱元璋眼中的是两个样子。他只想过好自己安宁的生活,打打杀杀的日子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动荡了。

但是,在乱世之中,从来只有血腥残忍,祈求一方的安宁是根本不现实的。在朱元璋干掉陈友谅之后,就调转矛头,射向了自己的老邻居张士诚。此时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颠倒过来,张士诚无力回天。看着曾经的霸业一点一点被蚕食,张士诚准备自杀,决不当俘虏,后被部下所阻止。而后,张士诚被押入应天,路上他滴水不进,绝食明志,后乘人不备,上吊身亡。那一刻的张士诚,是不是也算一号人物呢?

原创:晓青,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参考资料:《明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