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魁立先生从二十四节气讲起,详细阐释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本次讲座以二十四节气为话题展开了中国人对时间制度的讨论,介绍了中国人的时间制度的产生及发展,阐释了二十四节气在时间制度中的特殊性,并全面梳理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2019年3月2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迎来了“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二十六讲,题目为“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漫说廿四节气、传统节日和新年”。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中日韩)荣誉会长,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传统文化》杂志编委刘魁立先生。

刘魁立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对中国人的农耕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次讲座以二十四节气为话题展开了中国人对时间制度的讨论,介绍了中国人的时间制度的产生及发展,阐释了二十四节气在时间制度中的特殊性,并全面梳理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同时结合当下人们对于“年味儿”淡了,以及新年名称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阐述,讲座生动有趣,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笑声。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朱霞教授、鞠熙副教授以及校内外诸多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一、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二十四节气

1

刘魁立先生从二十四节气讲起,详细阐释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人们依据节气安排农业劳动,进行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项活动。我们的生活方式看起来是人们的习惯,但其中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时空本身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所以时间的测定需要一个参照物,而这个参照物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大家都能够平等的看到它。第二,它是恒定的。第三,这个参照物应该是周期性的。所以我们的先民将太阳、月亮以及谷物成熟的规律作为了时间的参照物,由此产生了日、月、年等时间的概念,并且通过对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黄道的等分划分出了二十四个节气。我们不仅创立了二十四节气还标识出了七十二候,早在汉代《淮南子》中二十四节气的构架就已经十分清楚了,从汉代到现在,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其中,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生产生活的标准,这个制度指导着我们的生活。

围绕二十四节气每一个时令节点,人们在组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同时,还使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传统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仪式中得到保存、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祖辈发明的时间制度,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一直指导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活动,也是亲善自然、道德修为,提升认同,构建和谐的有效手段。

二、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的节日体系

2

刘魁立先生提出中国的节日是一个体系的,在研究中需要把节日放到整个体系中来进行研究,才能更好的发掘其深意。世界上很多民族的节日是根据圣人活动来制定的,例如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等,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而中国的节日是依据与自然的关系来制定的,是客观恒定的。中国人对于月亮的情感远胜世界上大多数的民族,节日体系也是依据固定的、对月亮的观察最终形成的。例如元宵节、中元节、人日、腊月二十三、腊八节几乎都是逢月圆或月半的时候。我们把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结合了太阳历和太阴历的独特的方式。所以我们说二十四节气研究的时候,一定是要把二十四节气放在一起,才能发现他其中的意义。所以,刘先生呼吁要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各地联合起来保护二十四节气。

在我们对节日的研究过程中很容易忘掉体系的存在,节日是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把人的活动放进去研究才行。我们讲“天人合一”,以人为中心,常常会违背天时,自然的规律是一定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恰逢国务院发布2019年五一放假新办法,刘先生还就传统节日与如何放假这一问题上进行了设想。刘先生建议将五一长假改成清明长假,认为祭扫,踏春、先烈的敬仰、家庭教育的问题都可以在清明节里得到伸张。十一长假可以变成中秋节长假。被我们看作是中国的“鬼节”的中元节在节日体系也有其重要意义,其重要的含义在于孝亲、慈善、普惠。所以把中元节的特性发挥出来的话,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过节的重要意义不是在于放假,所谓放假其实是给人们一个空闲的时间,让人们来进行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三、“年”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3

刘魁立先生在讲座中,对“新年”和“春节”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了阐述。如今人们脑海中的新年指的是1月1日,而把传统的新年称作“春节”。“年”作为我们节日体系中最为特殊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集中表达深厚民族情感的庄严神圣的日子。

我们的新年是旧的时间周期的结束,和新的时间周期的开始,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第一,在这之前,就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来说,要理发,要沐浴,要更衣,意味着这是人的重生。其次,要把居住的空间,和活动的环境,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要重建我们的生存环境,要调整我们和自然的关系,这意味着是环境的重建,人和自然的关系重建。第三,在这时期,我们要请有关的神和我们的祖先,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要给我们的长辈行礼拜年,要走亲戚去拜年,长辈会给晚辈一些,压岁钱,这意味着是亲属和社会关系的重构。这就是年,其他节日是没有这样莊重和神圣的,如今将“年”称作“春节”,在一定意义上是消解了年的重要内涵。现如今人们都觉得“年味儿”淡了,年味儿在哪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在我们对于过年的认识,以及人际关系的重建中。

四、提问与讨论

4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同学和老师们还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

首先,中央民族大学的民俗学博士生就关于传统节日假期的问题中什么力量是其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节日重构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怎样的路径?

刘魁立先生认为,在今天的几种力量中,有时是相互协作的,有时则是各自为政的。一种力量是商业的力量,当然希望节日假期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拉动消费。而民众的需求,则是各有不同。国家的政策则是根据全国的需要来制定的。这个问题是十分复杂的,要进行多方的协调来制定。萧放教授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各方面的力量都在相互制约,现在确定的节假日体系是多方协调的结果,对于现阶段而言当下的节日体系是相对稳定的。

鞠熙副教授就“中国人”的时间制度的定义进行发问。她认为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很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节日并不相同。“中国人的时间制度”这一说法具体包含哪些内涵?

刘魁立先生回应道,某些意义上来讲,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指的是中国的大多数人的时间制度,而不能够概括所有的群体。我们所说的伊斯兰教的节日体系与中国的节日体系有很大差别,中国很多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很难用一个名词概括。我们用“中国人”这一名词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北师大民俗学的毕业生林加同学就脱离了农耕环境的当下,如何开展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校园活动的问题进行提问。

刘魁立先生认为,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今天不像过去那么密切,但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意义是我们现在离自然越来越远,对于孩子们来说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什么时候花会开?什么时候鸟会来?这都是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系的。通过观察自然的方式,来补偿孩子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以及同自然密切接触的机会,让人与自然更加亲近。

讲座合影留念

撰稿:刘洁

图文编辑:晏秋洁

的公众号

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