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終極意義何在,我們從哪裏來又往哪裏去,萬事萬物有沒有主宰,四方八極之外是不是虛空,古往時間能否倒流和穿越......戰國時屈原早在萬古奇文《天問》中就對天地、自然、人世等發出了終極疑問,好多至今都沒有探尋出答案,古往今來多少賢達俊哲歸心佛道,也無非是看破了世間萬象,心生迷茫,繼續着這一系列的精神探索。

有句話說: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現代量子理論的發展已經觸及到佛學中所說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了,但還是沒有佛法究竟。

“薛定諤的貓”說明觀察者的作用會導致實驗結果的變化,從微觀和側面證實了佛學中“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的義理,心理學中常有句雞湯如是說:心若變,一切變,你的內心改變了,你的世界也就改變了,也是不無道理的,只是我們處在宏觀的三維空間,心識變化後,外界的變化總要有個過程和時間,並非瞬間實現。

王陽明龍場悟道後也發現了這一點,他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其境界也達到明瞭萬物唯心所現的程度,從關於心學的這段著名對話中可見一二:

先生(指王陽明)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六祖慧能“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的禪宗公案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以上種種均不約而同的指向一個事實:那就是宇宙有可能都是虛幻,人生也不過是遊戲一場,正如禪宗泰斗虛雲詩:水月光中又一場。

你看到的真實不一定是真實,你認爲的虛幻也不一定是虛幻,修行悟道,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大致最後就是要認識這一終極事實,莊子也正因爲看破這一點,才遊戲人生,樂得逍遙。

但道家與佛家還略有不同,竊以爲若宇宙是一場虛擬遊戲,那麼道家就是如何掌控遊戲、玩好遊戲的“操作手冊”和“進階祕籍”,具體包括預測自然萬象,人世命理的周易八卦,陰陽術數,都是解碼遊戲中將要遇到的場景,困境,尋找最合適的通關路線;風水點穴則是幫助改善起居環境,提升自己的能量;金丹修煉,長生不老則是爲了增加血液量,更好更長久的遊戲人間,逍遙快活,請看。

佛家境界更高一些了(道友勿噴,事實說話),四大皆空,萬般放下,什麼通關進階,大不了關機不玩了,肉體不過一具皮囊,榮辱不過過眼雲煙,雖有神通我不用,他心宿命也着實小計,只求涅槃,超脫生死,無量慈悲,同登極樂,衆生無盡願無盡,但得舟楫作法航。

--------------------------

訂閱微信號:定觀天下(微信搜索---定觀天下/dingguantianxia786),關注哲學、宗教、心靈和歷史文化的思考,分享奇聞逸事,獨特視角,原創思考,新奇,新趣,新內涵!

聲明:本文爲定觀山人原創,未經許可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