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是黄瓜大量上市的季节,但是种植户在生产中经常遇到新叶黄化、卷曲皱缩的情况,有人认为是茶黄螨危害,也有人认为是黄瓜花叶病毒病危害,许多人容易把这两种危害症状相混淆,盲目用药,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损失。下面,小编就将茶黄螨危害与病毒病危害的甄别方法与防控措施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蔬菜相关资讯请搜索并关注蔬菜卫士公众号(shucaiweishi)

一、从发病症状进行识别

1、黄瓜茶黄螨危害症状

茶黄螨具有趋嫩性,所以主要集中在植株的生长点等幼嫩部分危害,被害叶片变黄、增厚、变硬,背面呈油渍状(这是主要的区分点),叶缘变钝上卷,正面小叶叶脉模糊,背面叶脉突出,后期随着危害加重,逐渐呈现“花打顶”症状。

黄瓜新叶黄化,病毒还是茶黄螨,这次分清楚了!


黄瓜新叶黄化,病毒还是茶黄螨,这次分清楚了!


黄瓜新叶黄化,病毒还是茶黄螨,这次分清楚了!


2、黄瓜花叶病毒病危害症状

同样集中在生长点附近危害,叶片黄绿相间,叶脉时有断裂,不增粗,小叶叶缘上卷,叶面不平整。严重的顶部叶片呈明暗相间的褪绿状,明脉(比较典型的症状),病株呈点状分布,逐渐向周围扩散,一般情况下,靠近棚口的植株发病较重,有时会出现植株矮化的情况。

黄瓜新叶黄化,病毒还是茶黄螨,这次分清楚了!


黄瓜新叶黄化,病毒还是茶黄螨,这次分清楚了!


黄瓜新叶黄化,病毒还是茶黄螨,这次分清楚了!


需要注意的是,黄瓜根系不良等因素引起的缺素症状,也容易引起新叶黄化的症状,但是往往大面积成片发生,需要与上述两种危害症状相区分、

二、了解两种危害的发病规律

茶黄螨在温暖多湿环境下易发生,在露地以成螨越冬,冬季温暖地区或北方温室全年危害,无明显越冬阶段。大棚蔬菜5月开始发生,6~11月份为危害盛期。茶黄螨主要在温室内植株或土壤中越冬,茶黄螨依靠虫体爬行和风力蔓延或通过农事工具传播,然后由点片发生到爆发成灾。成螨活泼,有强烈的趋嫩性,当取食部位变老时,立即向新的幼嫩部位转移。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病原为西瓜花叶病毒(WMV),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既能蚜传,种传,还能通过汁液摩擦传播。因此,该病毒病一旦发生,较难防治。

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为防治茶黄螨的发生,要从育苗开始,培育无螨幼苗,彻底清理棚室四周及棚室内杂草,减少田间害螨数量;在生长期要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科学追施氮磷钾,培育健壮植株,注意控制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避免田间荫蔽,控制好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够有效减低茶黄螨危害;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准确诊断,在茶黄螨危害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15%哒·四螨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4%螺螨酯悬浮剂5000倍液,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在发生初期使用药剂喷雾防治,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要细致,重点主要是植株叶背、嫩叶、嫩茎、花器和嫩果,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为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首先要选用对WMV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如中农8号、中农20号等,还要注意在播种前用3%亚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10分钟 这样可有效预防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其次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冲施一些含有鱼蛋白、腐殖酸等成分的功能性肥料,如海思力®加,养护根系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再次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要防治蚜虫等传播媒介,通过悬挂防虫网、黄板诱杀等措施来做好预防和监测,发现蚜虫及时防控,可以使用20%啶虫脒可溶粉剂5000倍,或10%烯啶虫胺水剂1000~2000倍喷雾防治,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可以使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800倍液喷雾预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吗呱·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更多蔬菜相关资讯请搜索并关注蔬菜卫士公众号(shucaiweishi)

声明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授权([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