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黎红雷教授,应邀在“中华儒商研学示范基地”——山东儒源文化集团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暨传统文化进校园交流大会”上,发表《一句论语悟教育》的演讲。

黎红雷博士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是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并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他担任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11年,使该系成为中国高校顶尖的哲学系之一。 2006年他参与创办 “华商书院”,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代企业家,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企业领袖,至今已举办80多期。2010年他复建创办于明清时期的“世德堂”,并以此为基础创办 “海南省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培养既有独立人格又乐意服务社会的现代新人,至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今年来,黎红雷教授更是奔走呼号,组织全国儒商企业家,积极投入大研学事业,弘扬中华文化,担当社会教育,培植祖国栋梁,共建人类未来。

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本次的演讲中,黎红雷教授依据自己多年从事大学、中小学和企业家教育的体会,感悟孔子在《论语》中的这句话。黎教授指出:孔子教育哲学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学以成人”。为达到“学以成人”的目的,教育就应当涵盖一个人成长的所有场所,其内涵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论语》中的这句话,前面的“入则孝,出则弟”属于家庭教育,后面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属于学校教育,而中间的“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则属于社会教育。在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应当各负其责,而学校应当总汇其成,以全面营造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氛围。

本期责任编辑:王倩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