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28至3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将举办首届儒商大会。什么是“儒商”,什么是“儒商之道”?中华孔子学会儒商会会长、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黎红雷教授,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问答实录。

1、您怎么看“儒商”一词?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儒商?

答:在我看来,所谓“儒商”,就是具有儒家精神气质的商人。“儒商”自古有之。孔子弟子三千,其中就有一位成功的商人子贡。子贡作为孔子的弟子,既能成功经商致富,又能遵循儒家之道,还能坚定地捍卫孔子的形象,这样的人称之为“儒商”,确属实至名归。与子贡同时代的还有另外一位著名的商人,这就是先从政后经商的陶朱公范蠡。范蠡虽然不是孔门弟子,但其“富而好德”与孔子的“富而好礼”精神相通,陶朱公应该也是具有儒家气质的商人。故后世经常将子贡(端木赐)与陶朱公相提并论,诸如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经商不损陶朱义,货殖何妨子贡贤”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子贡和陶朱公可以说是古代儒商的“双璧”。

2、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儒商”,或者说“儒商之道”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答:在我看来,所谓“儒商”,就是尊敬儒家先师孔子、承担儒家历史使命、践行儒家管理理念、秉承儒家经营哲学、弘扬儒家伦理精神、履行儒家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儒商之道”的核心精神就是“道创财富,德济天下”。儒商与一般商人的区别,不是不追求财富,而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商就是商界的“君子”,其职责就是运用儒家商道智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商就是商界的“儒者”,平时要修养品德立身于世;经营企业则要担负起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员工、股东、政府、社区、社会大众乃至自然环境的责任。

3、现在,“儒商”有哪些新内涵?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新儒商?

答:新时代需要新儒商,新儒商的内涵就是对传统儒商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德以治企:践行儒学“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理念,德启善根,教化员工;礼定规矩,制度严明;法服人心,赏罚得当。

第二,义以生利:践行儒学“义以生利,利以平民”的理念,生财有道,依法经营;按章纳税,提供就业;满足需求,导人向善。

第三,信以立世:践行儒学“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理念,言行一致,表里合一;口碑营销,树立品牌;合作发展,共生共赢。

第四,智以创业:践行儒学“智者不惑”的理念,善抓商机,与时俱进;崇尚智慧,学习成长;基业长青,永续经营。

第五,仁以爱人:践行儒学“仁者不忧”的理念,关爱员工,共享财富;关爱顾客,服务大众;公益慈善,绿色环保。

第六、勇以担当:践行儒学“勇者不惧”的理念,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承担责任,传播文明。

4、外界对山东企业、山东企业家往往有诚信稳重但创新闯劲不足的印象,对此您怎么看?

答: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儒商精神的发源地,上述古代的“儒商双璧”子贡和陶朱公,其活动地域主要就在齐鲁大地。今天,山东的企业家身上依然流淌着先辈的文化血液。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拙著《儒家商道智慧》中,就专门记述和阐发了山东著名企业家张瑞敏“与时变化的企业战略智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所谓“山东企业家诚信稳重有余创新闯劲不足”的印象只是外界的一种误解。当然,如果企业家的创新闯劲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寻找体制上的原因。这次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召开 “儒商大会”,我想就是为了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让儒商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作为一位研究企业儒学和儒商精神30余年的学者,我感到十分高兴,衷心祝福山东省首届儒商大会圆满成功!

本期责任编辑:王倩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