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听说火车票可以暴露年龄,你是红票还是蓝票?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

方寸之间见真情

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承载着难忘的记忆

串起了现实与梦想、故乡与远方

视频:单新元 潘晓帆 配音:胡朕 审核:虞明

乘坐在火车上的人们

怀揣一张火车票

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或奔向远方,或回往故乡

这些57毫米长、25毫米宽的硬纸板

便是20世纪50年代的“卡片式”火车票

一把算盘、一瓶浆糊、一块沾水海绵

一个存放待售车票的柜子……

车票就从这里一张张被发售到旅客手中

火车票的发展经历了

硬纸票、软纸票、磁卡票和电子客票四个时期

从“彻夜排队”到“动动手指”

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

它,是乘客与铁路的纽带

也是一段段人生旅途的见证与纪念

20世纪90年代

铁路实行计算机联网售票,打印的“软纸票”代替了“硬纸票”,售票员面前的“格子墙”也换成了计算机。售票,从“做手工”变成了“敲键盘”。

2007年7月1日

沪宁、沪杭铁路率先使用磁卡车票。随着自助验票闸的普遍安装使用,磁介质火车票逐渐成为火车票的主要形式。

2011年

“12306”购票平台推出,购买火车票正式进入“网络时代”,全国联网,电脑前轻点鼠标,足不出户便可购买到火车票。2017年起,APP自主选座,微信、支付宝线上支付,接续换乘等购票方式相继推出,旅客购票变得越来越 便捷。

2019年

沪宁城际开展电子客票应用试点,铁路开启无票时代。不久的将来,长三角多数一二线城市的车站将安装刷脸进站仪,旅客在刷脸快速通道对着“人脸识别”机器看一眼,就可以直接进站乘车。

小小的火车

背后是一段段平凡而温馨的故事

是一份份牵挂和期盼、快乐和向往

我们从未忘记回家路上的欣喜

也从未忘记远方道路的风景

小小的火车票

诉说着我们的人生

你有怎样的风景?

欢迎表白留言墙~

文 字:杨欣 编 辑:孔令震殷超

审 核:陶彬彬 监 制:张帆

相关文章